乡村振兴计划的报考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籍与政治权利:报考者需要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思想政治素质好。
2. 身体健康: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吃苦耐劳,以适应农村基层工作的需求。
3. 户籍与学籍:报考者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需要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的户籍,且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4. 学历背景:乡村振兴计划通常要求报考者为应届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包括专科、本科及研究生学历。部分计划可能优先考虑毕业于985、211高校或国外知名高校的报考者。
5. 政治面貌与荣誉: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具有政治荣誉的报考者可能会得到优先考虑。有志愿服务经历的报考者也可能在选拔过程中获得加分或优先考虑。
6. 专业背景:乡村振兴计划需要报考者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相关专业知识,特别是在农业、农村经济、农村社会管理等领域有较为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具备相关农村工作经验或愿意长期服务于农村基层的报考者将更具竞争力。
7. 高考要求:报考者需要符合当地当年的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当年的普通高考。
8. 其他优先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如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农村特殊岗位人员子女、乡村社会服务人才等,可能会有额外的优先考虑。
以上条件可能会不同省份的具体政策有所变化,报考者需要密切关注所在省份发布的乡村振兴计划相关政策和招考公告,确保获取最新的报考信息。
四川乡村振兴计划招生
四川乡村振兴计划的招生政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报考条件:
– 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原贫困地区学生,要求考生具有四川省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符合四川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 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要求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四川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 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四川省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报考条件与高校专项计划相同。
2. 实施范围:
– 乡村振兴专项计划的实施范围为四川省88个脱贫县。
3. 招生计划:
– 每年为88个脱贫县培养约1000名左右急需紧缺专业大学本科生,服务期限不得少于6年。
4. 志愿设置与投档办法:
– 乡村振兴计划、省级公费师范生与地方优师计划一并设置9个平行志愿,第一轮志愿限实施区域内本县合格考生填报。每个学校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
5. 录取投档办法:
– 投档时,在本科省定录取控制分数线上,考生投档成绩,按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从高分到低分向学校投档。若有未完成计划,则面向88个实施范围县未录取合格考生征集志愿;如仍有未完成计划,则面向全省考生进行征集志愿。
这些政策旨在通过教育支持,促进四川省乡村振兴,培养和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2025乡村振兴高考政策
2025年乡村振兴高考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乡村振兴专项计划:该计划的实施范围为88个脱贫县。报考条件为:凡正住户口在88个脱贫县且连续3年以上户籍,符合当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当年普通高考的考生,均可报考。如果生源不足时,全省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
2. 地方优师专项计划:该计划实施范围为68个县(市、区),包括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原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报考条件为:凡正住户口在地方优师专项实施范围县(市、区)且连续3年以上户籍,符合当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当年普通高考的考生报考本县(市、区)地方优师专项时优先录取。生源不足时逐步扩大至全省生源,考生报考服务地志愿择优录取。
3.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计划:2025年的实施区域为阿坝、甘孜、凉山三州及盐边县、马边县、峨边县、乐山市金口河区、宝兴县、汉源县、石棉县、荥经县,共56个县(市、区)。报考条件为:在实施区域内具有高中阶段三年完整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与民族地区加分资格条件一致。
4. 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到2025年,实现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农村教育普及水平稳步提高,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夯实,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机制愈加完善,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5. 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指导各地和有关高校进一步加强资格审核,优化考生服务,加强入学后的学业辅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6. 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加大农村牧区、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提高普及程度、提升普及质量。
7. 打造升级版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为依托,实施“开放教育——乡村振兴支持计划”,为农民和村镇基层干部提供不离岗、不离乡、实用适用的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
这些政策旨在通过教育支持乡村振兴,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并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