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公共基础课:这是所有专业或同类专业的考生都必须参加的课程,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政治经济学》等。
2. 专业基础课:这是该专业考生要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比如工商企业管理(本)专业中的《管理学原理》和电子商务专业的《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这类的,就属于基础课。
3. 专业课:与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
4. 选修课:有限制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科目进行学习。选修科目的选择是有限制的,只能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择。
5. 实践性环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大致为3:4:3或2:5:3。
自考本科通常需要考14~18门科目,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科目类型包括公共课、专业课、选考课、实践课及毕业论文。自考考试科目一般会在13-20门不等,并且由于专业不同,自考考试科目也是不一样的。
自考专业众多,包括文史类、理工类、经管类、艺术类、教育类等,自考又分为专科和本科,考生可以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文化基础选择适合的专业。
考生在报考时可以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或知识基础,选择适合的专业进行学习。具体要学习哪些课程,还需要所选择的专业和地区的自考委员会公布的考试计划来确定。
自考都考些什么科目
自考考试科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公共课:一般在3~5门左右,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三门课程为必考公共课,无论什么专业都需要考这三门。
2. 专业课:一般在8至10门左右,专业课的设置都是由各主考学校对本校内此专业的教学要求设置的。例如,法律专业的专业课包括:民法、刑法、商法、国际法等。
3. 基础课:基础课是该专业考生要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课程,目的是为考生学习专业课打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
4. 选考课:选考课程是指在一个专业考试计划中设置的一些选修的课程,例如感觉英语自学难度大的考生可以选择几门选考课程替代英语二的学分,一般是考3到5门课程,不同主考院校的要求也是不同。
5. 实践课:自考实践课程及格分数也是按照60分制来的,因此自考实践课也是60分及格,但大家要注意,自考实践课的考核方式与理论课程成绩是不一样的,考核的成绩评定也不是简单的打分,而是先将成绩评定分解成若干的项目并按照百分制进行评分,再将评分换算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以及不及格几项。
自考科目合格分数一般为60分及格,无论是公共课、专业课还是实践课。具体科目会专业和地区的不同有所差异,考生可以自己的专业和所在地区,查询具体的考试科目和要求。
专升本第一学历是本科还是专科
专升本指的是专科生通过考试或其他方式升入本科学习的过程。完成专升本学习并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后,第一学历就是本科。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第一学历通常指的是个人获得的最高全日制教育学历。所以,如果一个人通过专升本获得了本科学历,那么他的第一学历就是本科。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