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捞针的意思

大海捞针的意思

大海捞针是一个成语,拼音为 dà hǎi lāo zhēn。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在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在广阔的范围内寻找某样东西,形容事情极其困难,几乎无从寻觅,含有白费力气的意味。

成语出处

大海捞针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元代柯丹丘的剧作《荆钗记》,其中有句台词提到:“儿,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东海捞针。”这句话强调了相遇的困难程度。

成语用法

语法:大海捞针是一个偏正式结构的成语,通常用作宾语、定语或状语,常用于比喻句中。

示例:在清代作家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有句描述提到:“要打听前任巡检太爷家眷的下落,那真是大海捞针一般,问了半天,没有人知道。”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水中捞月、难如登天。

反义词:唾手可得、手到擒来。

大海捞针用来形容事情的难度和寻找的无望,常用于表达某种事情几乎无法实现的情境。

大海捞针的意思

大海捞针比喻什么人

“大海捞针”这个成语的比喻意义主要是形容事情极其困难,几乎无从寻觅。它的字面意思是在浩瀚的大海中捞取一根针,强调了寻找的难度和无奈感。

释义与出处

释义: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事情难以完成或极难找到,含有白费力气的意味。

出处:该成语出自明代王錂的《春芜记》,其中有句:“觅利如大海捞针,搅祸似干柴引火。”这句话表达了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命运面前,寻求利益的艰难程度。

比喻的对象

“大海捞针”通常用来比喻以下几类人或情况:

寻找特定目标的人:例如,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一个特定的人,或者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某个特定的信息。

面临困难挑战的人:如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极大困难,几乎没有线索或希望的人。

处于绝望境地的人:在某些情况下,形容那些在绝望中努力寻找解决方案的人,尽管结果可能是徒劳的。

相关例句

– “在这深山密林中找人,那简直是大海捞针。”

– “如今在美国,找到一个与病人相匹配的已故捐赠者如同大海捞针一般。”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大海捞针”不仅仅是对寻找的描述,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奈与挫败感。

大海捞针暗示了什么

“大海捞针”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在极其广阔的范围内寻找微小目标的困难,通常用来比喻事情的难度或无从寻觅的状态。其字面意思是“在大海中捞取一根针”,强调了寻找的目标非常渺小且环境复杂。

成语的含义与用法

比喻意义: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件事情非常难以完成或找到,尤其是在缺乏线索或信息的情况下。例如,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特定的人,或者在大量数据中寻找特定的信息,都可以用“大海捞针”来形容其难度。

出处: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元代的《荆钗记》,其中提到“要相逢除非东海捞针”,进一步强调了其比喻的深刻性。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水中捞月、难如登天。

– 反义词:唾手可得、轻而易举。

文化与心理暗示

“大海捞针”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困难的成语,它还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的无奈与挫败感。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比喻常常被用来形容在信息过载的环境中,个体如何努力寻找有价值的信息或解决方案。它暗示了在面对庞大数据或复杂任务时,个体可能感到的无力感和挫折感。

“大海捞针”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2 11:44
下一篇 2025-02-22 11:52

相关推荐

  • 置之不理什么意思

    置之不理什么意思 “置之不理”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zhì zhī bù lǐ,意思是将某事或某人放在一边,不去理睬,形容对某人或某事十分冷淡。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清代黄小配的小说《廿载繁华梦》,其中提到:“各人听了,反不以为是,就有说他是嫌钱多的,又有说他是愿贫不愿富的,邓仪卿种种置之不理而已”。 在使用上,“置之不理”通常带有贬义,表示对某事不闻不问…

    2025-02-19
    2000
  • 昙花一现的现是什么意思

    昙花一现的现是什么意思 “昙花一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这里的“现”字,主要是指“出现”或“显现”的意思,强调了昙花的短暂开放时间。 成语的来源与含义 – 来源:该成语出自佛教经典《妙法莲华经》,其中提到“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意指这种花的出现是极为稀有和短暂的。在佛教中,优昙钵花被视为一种神秘的花,传说它每三千年…

    2025-02-22
    800
  • 琥珀拾芥(详解)

    琥珀拾芥 琥珀拾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ǔ pò shí jiè]。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琥珀”和“芥”,其中“琥珀”指的是植物化石,而“芥”则是指小草或细小的东西。成语的引申义是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成语来源 琥珀拾芥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代王充的《论衡·乱龙》,其中提到“顿牟拾芥,磁石引针”,强调了不同事物之间的吸引和感应关系。成语的含义也与《周易·…

    2025-02-15
    2700
  • 取长补短(详解)

    取长补短 取长补短的含义 取长补短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这个成语强调了在个人或集体发展中,借鉴他人的优点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实现自我提升和进步。 成语的来源与用法 该成语出自《孟子》,最初是孟子对滕文公的治国建议,意在鼓励他利用各地的优势,实施仁政,以增强国家的实力。孟子提到的“取长补短”不仅适用于国家治理,也适用…

    2025-02-14
    3100
  • 顾全大局(详解)

    顾全大局 “顾全大局”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gù quán dà jú”,其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事务时要考虑整体利益,而不是仅仅关注个人或局部的利益。这一成语强调了从整体出发,确保不损害整体利益的重要性。 成语来源与解释 “顾全大局”出自清代作家吴趼人的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其中提到:“然而要顾全大局呢,也有个无可奈何的时候。”这句话表明在某些情况下,…

    2025-02-17
    2900
  • 不言而喻(详解)

    不言而喻 “不言而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ù yán ér yù”。其意思是指某种道理或事实非常明显,不需要通过言语来解释或说明就能理解。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些显而易见的情况或真理。 成语来源 该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文为:“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仁义等品质自然会在外表和行为中显现…

    2025-02-15
    37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