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是什么意思

古往今来是什么意思

“古往今来”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gǔ wǎng jīn lái,意思是“从古到今”,泛指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历史的延续或某种现象在时间上的广泛性。

出处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淮南子·齐俗训》,其中提到“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强调了时间的广阔和空间的无限。

用法示例

在文学作品中,成语“古往今来”常用于表达对历史的思考或对人类文明的。例如,清代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到:“古往今来,你们听见过这么第二个么?”这句话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感悟。

“古往今来”不仅是一个描述时间的成语,也承载着对历史和人类发展的反思。

古往今来是什么意思

古往今来最正确解释

古往今来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从古到今”,泛指很长一段时间。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淮南子·齐俗训》,其中提到“往古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解释

时间的延续:古往今来强调的是时间的连续性,表示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文化与历史的反思:这个成语常用于讨论历史事件、文化现象或哲学思想,强调从古代到现代的变化与发展。

广泛应用: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古往今来被用来引入对比,探讨古今之间的异同,或是对某一主题的深入分析。

古往今来的最正确解释是指“从古到今”,它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古往今来下一句是什么

“古往今来”的下一句是“谁不老”,这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定风波·重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强调了人们在岁月中都难以逃避衰老的事实。

在这首诗中,苏轼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传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诗句“古往今来谁不老”不仅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也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2 14:52
下一篇 2025-02-22 14:59

相关推荐

  • 叹为观止的近义词

    叹为观止的近义词 叹为观止(拼音:tàn wéi guān zhǐ)是一个形容所见事物极为美好、令人赞叹的成语,源自春秋时期的《左传》。它的意思是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通常用于形容美景、艺术作品等。 近义词包括: – 拍案叫绝:形容对某种事物的赞叹,通常是因为其出色或精彩。 – 赞叹不已:表示对某事物的赞美之情无法停止,形容极大…

    2025-02-16
    3100
  • 普天同庆什么意思

    普天同庆什么意思 “普天同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天下的人共同庆祝”。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在某个重大喜庆事件发生时,全国各地、各族人民共同欢庆的场面,强调庆祝活动的普遍性和团结性。 成语来源 “普天同庆”出自《三国志·魏书·郭淮传》,原文为“今溥(普)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这句话的背景是魏文帝即位时,郭淮因病迟到而受到责问,文帝在庆祝的场合上提到全天…

    2025-02-17
    2200
  • 初出茅庐什么意思

    初出茅庐什么意思 “初出茅庐”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chū chū máo l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刚刚开始做某事,或刚刚离开家庭或学校,缺乏经验。 成语来源 “初出茅庐”出自明代作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原文为:“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这个成语的背景与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诸葛亮有关。诸葛亮在刘备的三次邀请下,离开了隐居的草庐,开始…

    汉语国学 2025-02-16
    2700
  • 匠心独运(详解)

    匠心独运 “匠心独运”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jiàng xīn dú yùn”。它的意思是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通常用来形容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中表现出的独特构思和创造力。 成语的来源与解释 – 来源: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王士源的《孟浩然集序》,其中提到:“文不按古,匠心独妙。”这句话强调了创作不应抄袭前人,而应展现独特的创意和构思。 &…

    2025-02-20
    1500
  • 簪缨世族(详解)

    簪缨世族 簪缨世族的定义与背景 簪缨世族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zān yīng shì zú,指的是世代做官的家庭。这个词源于唐代诗人杜甫的《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其中提到“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表达了对世家大族的感慨。 在古代,簪和缨是达官贵人的冠饰,用于固定帽子,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簪缨世族不仅指代那些有着显赫背景的家庭,也反映了他们在社会中…

    2025-02-12
    3300
  • 煽风点火(详解)

    煽风点火 煽风点火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shān fēng diǎn huǒ,主要用来比喻煽动他人闹事或制造纷争。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沙汀的作品《青棡坡》,其中提到:“倒不是怕有人煽风点火。”。 成语解释 – 释义:煽风点火指的是故意鼓动或煽动他人,挑起事端,通常带有贬义。它常用于描述某人在争论、纷争或冲突中起到煽动作用的情况。 &#821…

    汉语国学 2025-02-13
    34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