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其不备的意思

攻其不备的意思

成语“攻其不备”的意思是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行攻击。这个成语出自《孙子·计篇》,原文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强调在敌人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发起攻击,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详细解释

拼音:gōng qí bù bèi

出处:该成语来源于《孙子兵法》,是军事策略中的重要原则,强调在敌人放松警惕时进行攻击,以获得胜利。

近义词: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在实际应用中,“攻其不备”不仅限于军事领域,也可以用来形容在其他竞争或对抗场合中,利用对方的疏忽或不备进行有效的反击或行动。

攻其不备的意思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翻译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是一个源自《孙子兵法》的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攻击,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其英文翻译为“to catch an enemy off guard with a surprise attack”或“do the unexpected, attack the unprepared”。

成语解释

原意:指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进行攻击。

引申义:形容行动出乎意料,常用于军事策略或其他需要出奇制胜的场合。

出处:该成语出自《孙子·计篇》,原文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在实际应用中,这个成语不仅限于军事领域,也可以用于形容在日常生活或商业竞争中采取意外的策略,以获得优势。

攻其不备还是攻其无备

在汉语中,“攻其不备”和“攻其无备”这两个成语都源自《孙子兵法》,意思相似,均指趁敌人没有防备时进行攻击。它们在用法和语境上有些细微的差别。

成语解释

攻其不备:拼音为gōng qí bù bèi,强调在敌人未做好准备时发起攻击。这个成语更常用于描述一种主动的攻击策略,意在利用敌人的疏忽和准备不足来获得胜利。

攻其无备:拼音为gōng qí wú bèi,意思与“攻其不备”相似,指趁敌人没有防备时采取行动。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但在某些文献中也被提及,强调敌人完全没有防备的状态。

出处与使用

这两个成语都出自《孙子·计篇》,原文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意在强调在敌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攻击,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实际使用中,“攻其不备”更为普遍,尤其是在军事和战略讨论中。

虽然“攻其不备”和“攻其无备”在意义上非常接近,但“攻其不备”更为常用,且在现代汉语中更容易被理解。在日常交流和书写中,建议使用“攻其不备”。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3 11:33
下一篇 2025-02-23 11:39

相关推荐

  • 非此即彼(详解)

    非此即彼 非此即彼的含义与背景 成语解释 “非此即彼”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fēi cǐ jí bǐ,意思是“不是这个,就是那个”。这个成语强调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通常用于描述在某种情况下没有中间选择的情形。它出自张平的作品《抉择》,其中提到:“非此即彼,别无选择”。 哲学背景 在哲学上,“非此即彼”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二元论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在许多文化和…

    2025-02-13
    3700
  • 口是心非什么意思

    口是心非什么意思 “口是心非”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kǒu shì xīn fēi,意思是指一个人嘴里说的与心中所想的不一致,通常用作贬义,形容言语虚假或心口不一。 成语解释 – 字面意思: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 – 用法: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上说得好听,实际上内心却有不同想法的人,强调其虚伪和不诚实。 成语出处 “口是心非…

    2025-02-18
    2500
  • 娓娓动听意思

    娓娓动听意思 “娓娓动听”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说话生动、优美,使人感到愉悦和喜欢。其拼音为“wěi wěi dòng tīng”,其中“娓娓”指的是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而“动听”则强调声音的悦耳和吸引力。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清代曾朴的小说《孽海花》,其中有句描述:“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扬,娓娓动听。”这表明了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和背景。 近义词与…

    2025-02-18
    2400
  • 明察秋毫(详解)

    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的释义与来源 释义 “明察秋毫”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目光敏锐,能够看清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毫毛”。它形容一个人观察细致入微,能够洞察一切,尤其是极为细微的事物。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识别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来源 该成语源自《孟子·梁惠王上》,其中提到:“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一个人…

    2025-02-20
    1600
  • 模模糊糊(详解)

    模模糊糊 模模糊糊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mó mó hū hū,主要用来形容思想不清晰或事物不明确的状态。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经典小说《红楼梦》,其中有一句提到:“雪雁出来一看,模模糊糊认得是薛姨妈那边的人”。 词义与用法 – 意思:模模糊糊指的是不清楚、不明显的状态,常用于描述对某事物的印象模糊或不明确。例如,“我对他的印象模…

    2025-02-12
    3600
  • 家鸡野雉(详解)

    家鸡野雉 家鸡与野雉的关系 家鸡的定义与起源 家鸡(学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是由原鸡驯化而来的家禽,主要用于提供肉类和鸡蛋。家鸡的驯化历史悠久,最早的驯化时间可追溯到8000至11000年前,主要发生在中国北方及南亚地区。家鸡的驯化过程仍存在争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家鸡可能是在中国西南、东南亚和南亚等地独立驯化的。 野雉的定义…

    2025-02-15
    31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