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丧考妣什么意思
“如丧考妣”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rú sàng kǎo bǐ”。其字面意思是“好像死了父母一样”,用来形容极度悲伤和焦虑的状态,通常带有贬义。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出自《尚书·舜典》,原文提到:“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这句话描述了尧帝去世时,百姓悲痛至极的情景,形容他们的哀伤程度如同失去父母一般。
用法与意义
– 用法:该成语常用作谓语、状语,表达极度的悲痛和失落感。
– 近义词:如“悲痛欲绝”、“痛不欲生”等,均可用来形容深切的悲伤。
– 示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遭遇重大损失或不幸时的反应,例如:“听到朋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悲痛万分。”。
“如丧考妣”不仅仅是对父母去世的悲痛的直接描述,更是对任何重大损失或不幸的深切感受的比喻。
考和妣是对父母的尊称吗
考和妣确实是对父母的尊称,它们分别指代已故的父亲和母亲。在古代汉语中,“考”字用于称呼已去世的父亲,而“妣”字则用于称呼已去世的母亲。这种用法源于《礼记》,其中明确指出“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考和妣的含义:
– 考:原本是指父亲,随着时间的推移,特指已故的父亲。这个字的使用体现了对父亲的尊敬和怀念。
– 妣:原指母亲,后也专指已故的母亲。它同样表达了对母亲的敬意和感恩。
在墓碑上,常见的组合有“先考”和“先妣”,其中“先”字是对已故父母的尊称,表示对他们的怀念和尊重。还有“显考”和“显妣”,这两个词则更强调已故父母的德行和成就,通常用于那些在生前享有较高社会地位或有显著贡献的人。
考和妣不仅是对父母的称呼,更是对他们一生的尊重和纪念。
“故、显、考、妣”
在中国的丧葬文化中,墓碑上常见的字词“故、显、考、妣”具有特定的含义和用法,反映了对逝者的尊重和纪念。
字词解释
– 故:表示“故去”或“过世”,是对已故者的尊称,通常用于与逝者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例如女婿对岳父的称呼。常见的用法如“故岳考李公某某老大人之墓”,意指已故的岳父。
– 显:意为“显达”或“显赫”,用于尊称那些德高望重或在世时有显著成就的人。比如“显考”或“显妣”表示对已故父母的尊称,强调他们的地位和成就。
– 考:古代汉语中指父亲,现今多用于已故父亲的称呼,如“先考”或“显考”。在《礼记》中有记载:“生曰父,死曰考”,说明“考”是对父亲的尊称。
– 妣:指母亲,现今多用于已故母亲的称呼,如“先妣”或“显妣”。《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歿母”,即已故的母亲。
用法区别
在墓碑上,通常会看到“先考、先妣、显考、显妣”的组合:
– 先:泛指已故的人,表示对逝者的尊重,通常用于普通人。
– 显:用于那些在世时有显赫成就的人,表示对其生平的赞美。
墓碑上的字词不仅是对逝者的称呼,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祖先的敬重和对传统丧葬礼仪的遵循。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