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的意思

屈指的意思

屈指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qū zhǐ,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基本解释

1. 弯着指头计数:指用手指来计算事物的数量。例如,“屈指一算,离家已经十五年了”。

2. 比喻时间短或数量少:常用来形容某个数量非常有限,容易计算。例如,“屈指可数”就是形容数量稀少,扳着手指就能数清楚。

3. 首屈一指: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在某个领域中非常突出或优秀,具有领先地位。

例句

– 在《三国志》中有“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的记载,说明在特定情况下,数量可以很快被计算出来。

– “屈指可数”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事物的稀少程度,如“这个地方的古树屈指可数”。

屈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计数动作,它在汉语中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比喻意义。

屈指的意思

屈指的准确含义

“屈指”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准确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弯着手指计数:字面意思是用手指弯曲的方式来计算数量。这种用法常用于形容通过简单的方式来计算或估算某些事物的数量。

2. 比喻时间短或数量少:在这个意义上,“屈指”用来形容某个时间段非常短,或者某个数量非常少。例如,可以说“屈指可数”,意指数量稀少,扳着手指就能数过来。

3. 首屈一指:这个用法表示某事物在某个领域中是最优秀或最突出的,具有最高的地位或成就。

在古代文献中,“屈指”的用法也有相关的例证。例如,《三国志》中提到“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说明通过手指计算,得出粮草不足以支撑十天的。

“屈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计数方式,它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比喻意义。

屈指的雅称

屈指的雅称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屈指可数: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数量极少,能够用手指头来计算的意思,常用于形容珍贵或稀有的事物。

2. 屈指一数:类似于“屈指可数”,强调数量少,通常用于文学或诗歌中,增添文雅的表达。

3. 屈指计数:这个说法强调用手指来进行计数,常用于古文中,具有古典韵味。

这些雅称通常在文学作品中使用,能够增添语言的优雅和文艺气息。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5
下一篇 2025-02-25

相关推荐

  • 失火殃及池鱼(详解)

    失火殃及池鱼 “失火殃及池鱼”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寓言,意指因他人的不幸而波及无辜者,形象地表达了无辜受害的情况。 成语的来源与解释 来源: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北朝东魏的杜弼所作的《移梁檄文》中,描述了城门失火时,护城河中的鱼因水被用来灭火而遭殃的情景。城门着火,人们急于取水灭火,结果护城河的水被抽干,鱼因此死亡。这一故事反映了在紧急情况下,旁观者或无辜者也可能…

    2025-02-14
    4000
  • 现身说法(详解)

    现身说法 现身说法的解释 释义 “现身说法”是一个源自佛教的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佛或菩萨显现出各种化身,向众生宣讲佛法。其引申义为以个人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或进行劝导。 出处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楞严经》,其中有云:“我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这句话强调了佛教中通过显现不同形象来传达教义的理念。 用法 “现身说法”通常用作谓…

    2025-02-20
    2700
  • 百紫千红的意思_解释_近义词

    【成语意思】:百紫千红:形容繁花似锦,色彩繁多。 【成语来源】:宋·王安石《越人以幕养花因游其下》诗之一:“幕天无日地无尘,百紫千红占得春。” 【成语拼音】:bǎi zǐ qiān hóng 【成语声母】:BZQH 【成语年代】:宋代成语 【用法分析】:百紫千红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

    汉语国学 2025-02-25
    300
  • 髀肉复生(详解)

    髀肉复生 成语“髀肉复生”的来源与含义 来源 成语“髀肉复生”源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讲述了东汉末年著名人物刘备的故事。刘备在与曹操的战争中失利后,投奔了刘表。在一次宴会上,刘备因长时间未骑马,发现自己大腿上的肉又长了起来,感慨时光飞逝,自己尚未实现复兴汉室的理想,因而潸然泪下。这一情景反映了他对虚度光阴的深刻反思和对未完成事业的忧虑。 释义 “髀肉复…

    2025-02-22
    1600
  • 粗枝大叶的近义词

    粗枝大叶的近义词 粗枝大叶的近义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 粗心大意 – 马马虎虎 – 大大咧咧 – 轻描淡写 – 胆大妄为 – 丢三落四 – 粗制滥造 – 草率 这些词语都表达了做事不细致、马虎或粗糙的意思,适用于不同的语境中。例如,“粗心大意”强调的是对细节的不…

    2025-02-22
    1700
  • 虚左以待(详解)

    虚左以待 “虚左以待”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史记·魏公子列传》,意指在座位上留出左边的位置以示对宾客的尊敬。成语中的“虚”表示空着,“左”在古代文化中通常被视为尊贵的象征,而“待”则是等待的意思。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礼仪中对待宾客的尊重和谦逊态度。 成语出处与背景 “虚左以待”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具体描述了魏国公子魏无忌对隐士侯赢的礼遇。魏无忌在迎接侯赢…

    2025-02-18
    32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