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的意思

马革裹尸的意思

“马革裹尸”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mǎ gé guǒ shī。其字面意思是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主要指的是军人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情景。

成语的来源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后汉书·马援传》,其中有句名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这句话表达了男子汉应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决心和勇气。

成语的含义

“马革裹尸”不仅仅是描述一种尸体处理的方式,更是比喻一种英勇作战、视死如归的精神。它强调了为国捐躯的崇高理想,常用于形容军人的英勇和无畏。

相关用法

近义词:赴汤蹈火、决一死战,均表示不怕牺牲的勇气。

反义词:临阵脱逃,指在关键时刻逃避责任或战斗。

语法:该成语可以作为谓语、定语或宾语使用,通常带有褒义色彩。

总之,“马革裹尸”是一个充满历史感和英雄主义色彩的成语,体现了古代士兵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

马革裹尸的典故的来历

马革裹尸的典故源自东汉时期的名将马援,其故事最早见于南朝·宋·范晔所著的《后汉书·马援传》。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用马皮包裹尸体”,比喻英勇作战,尤其是指军人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决心和精神。

典故背景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出生于今陕西省兴平市,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他在年轻时曾因放走囚犯而失去官职,后来在光武帝刘秀的麾下,参与了多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屡次建立战功,最终被封为伏波将军。

在马援62岁时,北方的匈奴和乌桓再次侵扰边境,朝廷无人愿意出征。马援毅然请战,他表示:“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这句话表达了他宁愿在战场上死去,也不愿意安享晚年于家中,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责任感。

成语的意义

“马革裹尸”不仅仅是描述一种战斗的结果,更是对一种英勇精神的赞美。它象征着将士们在战斗中视死如归的决心,强调了为国捐躯的崇高理想。马援最终在战场上病逝,兑现了他“马革裹尸”的誓言,成为后世敬仰的英雄。

文化影响

这一成语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也被广泛引用,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崇敬。例如,南宋词人辛弃疾在其词作《满江红》中提到“马革裹尸”,以此激励后人勇于为国捐躯,传承了马援的精神。

马革裹尸的典故不仅反映了马援的个人经历,也深刻体现了古代士人的忠诚与牺牲精神,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象征。

马革裹尸比喻女人

成语“马革裹尸”原本是指军人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精神,形容一种视死如归的决心。其来源于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马援传》,其中提到“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强调了男子汉应为国捐躯的豪情。

关于“马革裹尸”比喻女人的用法并不常见,且在传统语境中并不符合其原意。成语的本义强调的是男性在战场上的牺牲精神,通常与勇敢、忠诚等正面形象相关联。将其用于形容女性,可能是对成语的误用或引申,缺乏广泛的文化支持。

在现代语境中,成语的使用往往会受到语境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解读或比喻,但这些并不代表成语的传统意义。若要使用“马革裹尸”来比喻女性,需谨慎考虑其原意及文化背景,以免造成误解或不当联想。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0
下一篇 2025-02-20

相关推荐

  • 余味无穷(详解)

    余味无穷 成语“余味无穷”拼音为yú wèi wú qióng,意指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成语出自刘斯奋的《白门柳·夕阳芳草》,其中有句提到:“须是如我方才的样子,轻吸慢嘘,不惟安然无恙,且觉余味无穷哩!”。 成语的解释: – 含义:形容某种事物或经历令人一再回味,意趣无穷,难以忘怀。 – …

    2025-02-13
    3200
  • 坚持不懈什么意思

    坚持不懈什么意思 “坚持不懈”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jiān chí bù xiè,意思是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毫不松懈,强调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这个成语出自《清史稿·刘体重传》,原文为:“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州”。 近义词包括: – 锲而不舍 – 坚持不渝 – 持之以恒 –…

    2025-02-19
    1200
  • 打退堂鼓(详解)

    打退堂鼓 打退堂鼓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dǎ tuì táng gǔ。这个成语的原意是指古代官吏在审理案件结束后,击鼓表示退堂,后来引申为比喻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压力时选择中途退缩或放弃。 成语的来源 打退堂鼓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元代戏剧《窦娥冤》,其中有句台词提到“左右,打散堂鼓,将马来,回私宅去也”,这表明官员在结束审理后通过击鼓来宣布退堂。 成语的意…

    2025-02-18
    1800
  • 困兽犹斗(详解)

    困兽犹斗 困兽犹斗的解释与来源 释义 “困兽犹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被围困的野兽仍然会拼命挣扎,形象地比喻在绝境中仍然奋力抵抗。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出处 该成语出自《左传》,具体为《左传·宣公十二年》,原文为:“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被围困的野兽也会拼死一搏,更何况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呢。 …

    2025-02-20
    1100
  • 风餐露宿是什么意思

    风餐露宿是什么意思 风餐露宿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fēng cān lù sù,字面意思是“在风中吃饭,露天睡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强调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的辛苦和不易。 出处与例句: – 该成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描绘了在旅途中经历艰难困苦的情景。 – 另一个例子来自清代作家…

    2025-02-18
    1900
  • 迫不及待中及的意思

    迫不及待中及的意思 在成语“迫不及待”中,“及”的意思是“来得及”或“达到”。这个成语的整体意思是指情势非常紧急,无法再等待,形容一个人心情急切,迫切想要采取行动或实现某个目标。 成语解析: – 拼音:pò bù jí dài – 释义: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这个成语出自清代作家李汝珍的《镜花缘》,其中提到“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

    2025-02-16
    25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