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树的意思

蚍蜉撼树的意思

成语“蚍蜉撼树”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调张籍》,其字面意思是指小蚂蚁试图摇动大树。这个成语比喻力量微小却妄想动摇强大事物,形容不自量力的行为。

成语的来源与解释

出处:韩愈在诗中写道:“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句话表达了对那些试图贬低李白和杜甫作品的人的嘲讽,认为他们的行为就像蚂蚁想要摇动参天大树一样可笑和不自量力。

含义:成语“蚍蜉撼树”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力量微弱却试图影响或改变强大事物的人或行为,强调了自我能力与目标之间的巨大差距。

用法与近义词

用法:该成语可以作为主语、谓语或宾语使用,通常带有贬义,常与“像”、“如”等词搭配使用。例如:“他的行为就像蚍蜉撼树,根本无法改变现状。”

近义词:与“蚍蜉撼树”意思相近的成语包括“自不量力”、“螳臂当车”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即力量不足却妄图做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总之,“蚍蜉撼树”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提醒人们在行动时要量力而行,避免不切实际的幻想。

蚍蜉撼树的意思

蚍蜉撼树歇后语下一句

蚍蜉撼树的歇后语下一句是“可笑不自量”或“不自量力”。这个成语来源于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用来形容那些力量微小却妄想挑战强大事物的人,强调了自我能力的低估和不切实际的行为。

在这个成语中,“蚍蜉”指的是一种小蚂蚁,而“大树”则象征着强大的事物。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个体在面对强大力量时的无力感和可笑之处,提醒人们要量力而行,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

螳臂当车,蚍蜉撼树

“螳臂当车”和“蚍蜉撼树”是两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它们都用来比喻不自量力,形象地表达了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试图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螳臂当车

解释: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螳螂举起前肢试图阻挡车子前进。它比喻做一些自己力量无法做到的事情,必然会失败。这个成语出自《庄子·人间世》,原文为:“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用法:通常用作谓语或宾语,含有贬义,强调自不量力的行为。例如:“他试图以一己之力改变整个项目的方向,真是螳臂当车。”

蚍蜉撼树

解释: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蚂蚁试图摇动大树。它同样比喻不自量力,形容力量微小而妄图影响强大事物的行为。这个成语出自唐代韩愈的诗句:“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用法:与“螳臂当车”类似,通常用作主语、谓语或宾语,含有贬义,强调力量不足的情况。例如:“他想要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改变整个行业,简直就是蚍蜉撼树。”

两者的比较

虽然“螳臂当车”和“蚍蜉撼树”都表达了不自量力的意思,但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螳臂当车:更侧重于妄图阻挡或抵抗某种力量,强调的是自取灭亡的结果。

蚍蜉撼树:则更强调力量的微小与强大事物之间的对比,突出的是可笑的自不量力。

这两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用来形容那些高估自己能力、试图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的人或行为。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0 14:10
下一篇 2025-02-20 14:14

相关推荐

  • 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成语四海为家的意思是指四方皆可为家,形容人无拘无束,漂泊不定,或志向远大,不留恋家乡。这个成语最初源于古代帝王的称谓,表示统治全国的权威和地位,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个人的生活状态。 成语的来源与演变 – 历史背景: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记·高祖本纪》,其中提到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未央宫时,丞相萧何提到“天子以四海为家”,意指皇帝的…

    2025-02-13
    3400
  • 一筹莫展是什么意思

    一筹莫展是什么意思 “一筹莫展”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yī chóu mò zhǎn。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在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无法提出任何解决办法,毫无进展。它指的是“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出处 “一筹莫展”源自《宋史·蔡幼学传》,原文为“一筹不吐”,描述的是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尽管有许多士人,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提出有效的建议和策略…

    2025-02-12
    2800
  • 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

    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 “喜出望外”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xǐ chū wàng wài。它的意思是因为遇到意想不到的好事而感到非常高兴,超出了原本的期待。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与李之仪书》,其中提到:“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这句话表达了苏轼与朋友李之仪八年未见,突然频繁收到来信的惊喜与喜悦。 用法与近义词 …

    2025-02-11
    4000
  • 兰桂腾芳(详解)

    兰桂腾芳 兰桂腾芳的解释与出处 成语释义 “兰桂腾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兰花和桂花一起散发芬芳”。在比喻意义上,它用来形容子孙显贵发达,通常指代家庭的后代在社会上取得成功和成就。成语中的“兰”指芝兰,“桂”指丹桂,二者合在一起象征着美好的品德和声誉。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明代程登吉的《幼学琼林》,其中有句云:“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子孙发达,谓之…

    2025-02-11
    3300
  • 晕头转向(详解)

    晕头转向 晕头转向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yūn tóu zhuàn xiàng”。其意思是头脑发晕,辨不清方向,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感到困惑、糊涂或惊慌失措。 成语解析: – 构成:成语由“晕”和“转向”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晕”指头脑昏乱,“转向”则表示迷失方向。 – 用法:该成语可以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或补语,适用于描述…

    2025-02-13
    3100
  • 冷水浇头(详解)

    冷水浇头 冷水浇头的含义与用法 释义 “冷水浇头”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lěng shuǐ jiāo tóu。它的字面意思是冷水从头上浇下来,通常用来比喻因突然遭受意外的打击或刺激,导致思想为之一震或希望破灭。这一成语与“冷水浇背”意思相近,均表达了类似的情感反应。 出处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清代作家丁耀亢的小说《续金瓶梅》,其中有句描写:“忽然听得说太太…

    2025-02-14
    24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