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仇敌忾是什么意思
同仇敌忾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tóng chóu dí kài,意指全体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和《左传》,其中《诗经·秦风·无衣》中的一句“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表达了士兵们共同对抗敌人的决心,而《左传·文公四年》则提到“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强调了诸侯们在面对共同敌人时的团结。
成语的构成:
– 同仇:共同对敌,表示团结一致。
– 敌忾:敌人所引发的愤怒,强调对敌人的仇恨。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在面对外部威胁时,团体或个人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具有褒义的色彩,强调了团结一致的重要性。
同仇敌忾的解译
同仇敌忾的解译
释义
“同仇敌忾”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tóng chóu dí kài*。其字面意思为“共同对敌,愤怒抵抗”。具体解释为全体一致地痛恨敌人,强调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敌的情感和行动。
出处
该成语最早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其中有句子“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中也提到“诸侯敌王所忾”,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成语的历史背景和使用场合。
用法
“同仇敌忾”通常用作谓语或分句,含有褒义,表示在面对共同敌人时,大家团结一致、共同作战的决心和情感。例如,可以说“全校师生同仇敌忾,强烈要求严惩罪犯”,表达集体对不法行为的愤怒和抵制。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同仇敌慨、戮力同心
– 反义词:同室操戈、自相残杀、卖国求荣
“同仇敌忾”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表达团结和共同抵抗精神的重要文化符号。在历史和现代语境中,它常被用来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敌忾是什么意思解释
敌忾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 dí kài,其基本意思是对敌人的愤恨或抵抗所愤恨的敌人。这个词源于古代文献,尤其是《东周列国志》和《左传》,在这些文献中,敌忾常常与共同抵抗敌人相关联。
词义解析
– 敌忾的字面意思是“对敌人的愤恨”,强调了对敌人的强烈情感和抵抗意志。
– 在《左传》中提到:“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这表明诸侯们共同对抗他们所愤恨的敌人,体现了团结一致的精神。
相关成语
敌忾同仇是与敌忾密切相关的成语,意思是全体一致痛恨敌人。这个成语同样出自《诗经》和《左传》,强调了在面对共同敌人时,团结一致的决心和愤怒。
– 出处:
– 《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 《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敌忾不仅仅是对敌人的愤恨,更是表达了一种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敌人的情感和态度。这种情感在历史和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常用于描述在危机时刻人们的团结和共同奋斗的精神。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