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钉钉
成语“板上钉钉”的解释
释义
“板上钉钉”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bǎn shàng dìng dīng。它的意思是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或者事情已经成了事实。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指在石板上钉上铁钉,象征着事情的确定性和不可更改性。
出处
该成语出自清代作家李绿园的小说《歧路灯》,其中提到:“议亲之事,这三位老伯,并儿的外父一并说好,那就石板上钉钉,就如我爹订的一般。”这句话强调了事情的确定性和不可更改性。
用法
“板上钉钉”通常用作比喻,表示某个决定或安排已经做出,无法再进行更改。例如,可以说:“他这次出国,可说是板上钉钉了。”这表明出国的决定已经确定,不会改变。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铁板钉钉、板上砸钉
– 反义词:言而无信
例句
– “学校要建电脑教室了,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不会变的。”
– “虽然我很想参加,但是我得去出差。而且我知道,日期已经不能再改,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繁,常用于表达事情的确定性和不可更改性。
板上钉钉下半句是什么
“板上钉钉”的下半句是“没跑”或“跑不了”。这个歇后语的意思是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形象地描述了事情的确定性,就像钉子已经钉在板上,稳固而不动摇。
在日常生活中,当某个决定或约定已经达成且没有回旋余地时,人们常用“板上钉钉,没跑”来表达这种状态。例如,当一项决策已经通过,或者一个约定已经达成时,可以说“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没跑的”。
板上钉钉一一歇后语
“板上钉钉”是一个常用的歇后语,其后半句是“没跑”。这个表达的意思是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或者说事情已经成了事实,无法反悔。
在日常生活中,当某个决定或约定已经达成且没有回旋余地时,人们常用“板上钉钉——没跑”来形容这种情况。例如,如果学校的某项活动已经通过并确定下来,就可以说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意味着这个决定是不可更改的。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