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下起元(详解)

贞下起元

贞下起元是一个源自《易经》的成语,主要用于描述事物发展的循环和阶段性。其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贞”是一个周期的结束,而“元”则是新的开始,象征着事物的不断轮回和更新。

成语的来源与解释

来源: “贞下起元”出自《易经》中的“元亨利贞”四字,具体解释为事物发展的四个阶段:元(开始)、亨(通达)、利(利益)、贞(坚固)。在这一系列中,“贞”代表事物的成熟和稳定,而“元”则象征新的开始。这种循环的概念与自然界的四季变化相似,春夏秋冬的交替体现了生命的周期性。

哲学意义: 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哲学家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强调了事物的变化是分阶段的,且具有周期性。南宋的朱熹等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贞下起元”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类社会和道德行为的启示,强调了在经历了一个阶段的成熟后,必然会迎来新的开始。

现代解读

在现代语境中,“贞下起元”常被用来比喻在经历某种成就或稳定后,新的挑战和机遇即将到来。这种理解不仅适用于自然现象,也适用于个人成长、社会变革等多个领域,强调了持续进步和变化的重要性。

贞下起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生命、自然和社会变化深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古代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贞下起元

贞下起元暗示什么意思

“贞下起元”是一个源自《易经》的成语,主要用来表示天道人事的循环往复和周流不息的哲学思想。其具体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成语的来源与解释

来源:该成语出自《易经·乾卦》,其中的“元亨利贞”被解释为事物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代表开始、顺利、利益和坚固。根据注释,“贞下起元”意指在一个周期的末尾(贞)之后,又重新开始(元),形成一个循环的过程。

哲学意义:在南宋朱熹的易学思想中,“贞下起元”被用来描述事物变化的阶段性和周期性,强调万物的变化是分阶段的,且是周而复始的。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理解,认为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循环中。

在文学与文化中的应用

《西游记》中的应用:在《西游记》中,作者通过“贞下起元”来描绘唐僧师徒的艰辛历程,暗示他们的旅程不仅是对外部妖魔的征服,也是对内心困惑的解脱。这一成语在此处象征着经历磨难后重新开始的希望与力量。

历史周期律:该成语也常被用来探讨历史的循环规律,暗示在一个朝代的兴盛之后,必然会经历衰退,最终又会迎来新的开始。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对历史和社会变迁的深刻理解。

“贞下起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蕴含了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强调了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和阶段性,反映了中国古代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观察与思考。

贞下起元的典故

“贞下起元”是一个源自《易经》的成语,主要用于描述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和循环性。其出处为《易经·乾卦》中的卦辞“元亨利贞”,这四个字分别代表了事物发展的四个阶段:元(开始)、亨(通达)、利(利益)、贞(坚固)。在这一背景下,“贞下起元”意指在经历了“贞”的阶段后,事物又回到了“元”的起点,形成一个新的循环。

成语的含义与解释

循环往复:成语“贞下起元”强调了自然和人事的循环往复,体现了古代哲学中对时间和生命的理解。它表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类似于春夏秋冬的交替。

四德的引申:在先秦时期,学者们已将“元亨利贞”引申为乾卦的四种德性,称为“四德”。这些德性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也蕴含了为人处事的智慧。元对应春天的生发,亨对应夏天的成长,利对应秋天的收获,而贞则对应冬天的收藏和坚守。

哲学思想:南宋的朱熹等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贞下起元”不仅是对事物发展阶段的描述,也是对天道生长万物的理解。朱熹将四德与四季相结合,强调了事物在不同阶段的特性和相互关系。

文化背景

“贞下起元”不仅在哲学上有深刻的意义,也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对生命循环的尊重,强调了坚持和坚守的重要性。通过这一成语,可以看到古代智慧如何影响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总之,“贞下起元”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和人们在面对变化时应有的态度。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7
下一篇 2025-02-27

相关推荐

  • 百堵皆作的意思_解释_近义词

    【成语意思】:百堵皆作:堵:墙;作:兴建。许多房屋同时建造。 【成语来源】:《诗经·小雅·鸿雁》:“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成语拼音】:bǎi dǔ jiē zuò 【成语声母】:BDJZ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百堵皆作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

    汉语国学 2025-03-01
    11600
  • 手足重茧的解释_用法_来源

    【成语意思】:手足重茧:手上脚上长满了层层老茧;形容长期劳累。【成语来源】:《淮南子·修务训》:“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趋而往,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何处。”【成语拼音】:

    2025-04-22
    1700
  • 适时应务的解释_用法_来源

    【成语意思】:适时应务:适合时宜,顺应世务。【成语来源】:出自《魏书·良吏传序》:“但廉平常迹,声问难高;适时应务,招响必速。”【成语拼音】:shì shí yīng wù【成语声

    2025-03-19
    8200
  • 三般两样的解释_用法_来源

    【成语意思】:三般两样:指多个,也指耍手段,弄花样。【成语来源】:宋·朱熹《朱子语类》第67卷:“天下只是一个道理,更无三般两样。”【成语拼音】:sān bān liǎng yàn

    2025-04-02
    5700
  • 格物致知的解释_意思_来源

    【成语意思】: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道理,从而获得知识。【成语来源】:西汉·戴圣《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成语拼音】:gé wù zhì zhī【成语声母】:G

    2025-04-05
    7500
  • 京兆画眉的释义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京兆画眉:指夫妇或男女相爱,形容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成语来源】:东汉·班固《汉书·张敞传》:“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成语拼音】:jīng zhà

    2025-04-01
    68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