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兴阑珊(详解)

意兴阑珊

意兴阑珊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yì xìng lán shān,意指“将残、将尽”,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没有兴趣的样子。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咏怀》,其中有句诗提到:“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表达了随着年岁增长,诗情和酒兴逐渐消退的感慨。

成语解释

阑珊:意为衰落、将尽。

用法:常作谓语、定语,适用于书面语,尤其在描述游乐场合或其他活动时,表示兴致即将消失的状态。

近义词

百无聊赖:形容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极度空虚无聊。

兴味索然:表示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味同嚼蜡:形容说话或文章枯燥无味。

意兴阑珊用于描述一种情绪状态,通常与失去兴趣或热情相关,常见于文学作品中。

意兴阑珊

意兴阑珊和意尽阑珊区别

意兴阑珊和意尽阑珊这两个成语在意义上有相似之处,但它们的用法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意兴阑珊

定义:意兴阑珊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yì xìng lán shān,意思是将残、将尽,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没有兴趣的样子。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咏怀》,其中有句诗提到:“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这句话表达了随着年岁增长,诗情和酒兴逐渐减退的情感。

用法:意兴阑珊通常作谓语或定语,常用于书面语中,形容在某种场合下,人的兴致已经低落,快要结束的状态。例如:“李太太意兴阑珊,眼光回到学生点名册上,觉得自己写的淡铅笔字一片模糊。”。

意尽阑珊

定义:意尽阑珊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通常是对“意兴阑珊”的误用或变体。它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意念已经尽了”,但在汉语中并没有广泛的使用和认可。

用法:由于“意尽阑珊”并不被视为标准成语,因此在正式的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几乎不会出现。相较之下,意兴阑珊则是一个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成语。

意兴阑珊是一个正式的成语,形容兴致低落的状态,而意尽阑珊则不被广泛认可,通常是对前者的误用。在表达一个人失去兴趣的情境时,应该使用“意兴阑珊”。

意兴阑珊暗示什么

意兴阑珊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没有兴趣的状态。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咏怀》,其中提到“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兴致和情感逐渐减退的情景。

意兴阑珊的暗示

1. 情感的衰退:意兴阑珊常常暗示着一种情感的衰退或失落,尤其是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热情后,转而感到无聊或失去兴趣。这种状态可以反映出人们在生活中对某些事物的热情逐渐消退,可能是因为疲惫、失望或缺乏新鲜感。

2. 对生活的感悟:在文学作品中,意兴阑珊不仅仅是对个人情绪的描述,也可以象征着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快乐,因为一旦失去,可能就再也无法找回。

3. 文化和艺术的影响:在艺术和文化的表达中,意兴阑珊可以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变化,反映出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这种表达方式使得作品更具深度和情感共鸣。

意兴阑珊不仅是对个人情绪的描述,也是一种对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关注内心的变化和生活的意义。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3 12:04
下一篇 2025-02-13 12:10

相关推荐

  • 百发百中的故事

    百发百中的故事 百发百中的故事 成语来源 “百发百中”是一个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的成语,最早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它的意思是每次射击都能命中目标,常用来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故事背景 这个成语的故事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神箭手养由基有关。养由基以其高超的射箭技艺而闻名,曾在楚国与晋国的战斗中一箭射死了晋国的大将魏锜,显示了他卓越的射箭能力。 故事情节 据《史…

    2025-02-13
    300
  • 钟灵毓秀(详解)

    钟灵毓秀 钟灵毓秀的含义与背景 释义 “钟灵毓秀”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zhōng líng yù xiù,意指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出优秀的人才。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山川秀美、人才辈出,体现了自然环境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共生。 出处 该成语最早出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马退山茅亭记》,其中提到“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强调了自然环境的优越性与人才的涌现。 …

    2025-02-12
    800
  • 厉兵秣马是什么意思

    厉兵秣马是什么意思 “厉兵秣马”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磨利兵器,喂饱马匹”,形容为战斗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原文提到郑国的国君郑穆公在得知敌军即将来袭时,看到士兵们已经磨好了武器,喂饱了马匹,显示出他们随时准备作战的状态。 成语的具体解释: – 厉:同“砺”,意为磨利。 – 兵:指兵器。 &#821…

    2025-02-13
    600
  • 何去何从的意思

    何去何从的意思 “何去何从”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é qù hé cóng。其主要意思是指在重大问题上做出某种抉择,形容在面临选择时的困惑和不知所措。 成语解析 – 字面意思: – “去”:离开; – “从”:跟随。 整体上可以理解为“离开哪里,走向哪里”,多用于形容在重要决策时的犹豫和不确定性。 – 出处:…

    2025-02-12
    700
  • 尝胆卧薪的意思

    尝胆卧薪的意思 “尝胆卧薪”是一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在柴草上睡觉,尝尝苦胆”,其中“薪”指的是柴草,而“胆”则是指苦胆。 成语的来源与解释 – 来源:该成语源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描述了越王勾践在被吴国打败后,忍辱负重,立志复仇的故事。勾践在吴国期间,虽然表面上伺候吴王,但内心始终不忘国耻。他在睡觉…

    2025-02-11
    1400
  • 三开头的成语

    三开头的成语 在汉语中,以“三”字开头的成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简要解释: – 三心二意:形容犹豫不决,心思不专一。 – 三言两语:形容说话简短,言辞不多。 – 三长两短: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常指死亡。 – 三顾茅庐: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才。 – 三生有幸:形容人生的幸福,强调在不同阶…

    2025-02-13
    4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