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如满月(详解)

脸如满月

脸如满月的含义与背景

定义与成语来源

“脸如满月”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miàn rú mǎn yuè”,意指脸盘圆圆的、白白的,像满月一样。这个成语形容人的相貌白净丰满而有神采,常用于赞美女性的美丽。其出处可以追溯到《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其中有句描述:“其相貌也,面如满月,目若青莲”。

文化与审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圆脸被视为美的象征。古代文人常用“面如满月”来形容美人的脸型,认为圆润的脸庞代表着丰盈与幸福。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提到的杨贵妃,便被描绘为“芙蓉如面”,显示出古人对圆脸的偏爱。

现代解读

现代社会对美的标准有所变化,许多人追求小脸、高鼻梁的V字脸型。古代的审美标准更倾向于圆脸,认为“天圆地方”象征着和谐与圆满,这种审美观念在古代的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唐寅的仕女图中,圆脸美人常常被描绘得温婉动人,体现了古代对女性柔美形象的追求。

“脸如满月”不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理解与追求。它代表了一种对女性美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圆润形象的偏爱。这种审美观念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美的认知。

脸如满月

脸如圆盘,面如满月

成语“面如满月”的含义与来源

“面如满月”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miàn rú mǎn yuè”,意指脸庞圆润、白皙,形容人的相貌如同满月般美丽。这个成语出自《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其中提到“其相貌也,面如满月,目若青莲”,强调了面容的圆润和神采。

古代审美观念

在古代中国,圆脸被视为美的象征。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提到过这种审美标准。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提到的杨贵妃被形容为“芙蓉如面”,而《红楼梦》中对薛宝钗的描述则是“脸若银盆”,这都反映了古人对圆脸的喜爱。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在文化中象征着圆满和和谐,圆脸不仅仅是外貌的描述,更承载了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祝愿。

面相与命运的关联

在一些传统文化中,面相学认为“面如满月”的女性通常被视为福相,象征着富贵和好运。相较于方形脸,圆脸被认为更能旺夫,代表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这种观念在民间流传甚广,许多人相信面相与个人命运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面如满月”不仅是对美丽面容的赞美,更是古代审美观念的体现,反映了人们对圆润、白皙面庞的偏爱。通过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成语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及其对现代审美的影响。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4 10:54
下一篇 2025-02-24 10:59

相关推荐

  • 胡搅蛮缠的释义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胡搅蛮缠:不讲道理,纠缠不放。【成语来源】:清·邵振华《侠义佳人》第一回:“我说的正经话,你不听;胡搅蛮缠的说了这些闲篇儿,谁来听你!”【成语拼音】:hú jiǎo

    汉语国学 2025-04-04
    4300
  • 推贤进善的解释_用法_来源

    【成语意思】:推贤进善:推荐贤士,引进好人。【成语来源】: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上亲自考试,用绝请托之门,是时文学相高,公道大振,得路者咸以推贤进善为意。”【成语拼音】:tu

    2025-04-09
    4300
  • 颐指气使是什么意思

    颐指气使是什么意思 颐指气使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以高傲的态度指使他人。其字面意思为“用下巴指挥,凭借神情气色来支使别人”,通常用于描述有权势的人对下属的傲慢态度。 成语解析 – 颐指:指用下巴或腮帮子来示意,表示一种指挥的姿态。 – 气使:指用面部表情和神情来支使他人,不需要言语。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书·贡禹传》,其中提到“…

    2025-02-19
    22400
  • 苟延残息的解释_意思_来源

    【成语意思】:苟延:苟且延续;残息:临死前残存的喘息。指勉强维持生命。【成语来源】:宋·朱熹《乞追还待制职名……》:“方敢冒昧,今虽苟延残息,终是不堪异日使令。”【成语拼音】:gǒ

    汉语国学 2025-04-15
    3700
  • 不假思索(详解)

    不假思索 不假思索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bù jiǎ sī suǒ,意思是用不着思考,形容说话或做事迅速、果断。这个成语出自宋代黄榦的《黄勉斋文集》,原文为:“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这句话强调了在某些情况下,迅速反应的重要性,而不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过程。 释义与用法 – 释义:不假思索指的是不经过思考就做出反应…

    汉语国学 2025-02-28
    11700
  • 白蜡明经的意思_出处_用法

    【成语意思】: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成语来源】:唐·张鷟《朝野佥载》:“张鷟号青钱学士,以其万选万中。时有明经董万九上不第,号白蜡明经,与鷟为对。” 【成语拼音】:bái là míng jīng 【成语声母】:BLMJ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白蜡明经作宾语;用于书面语,形容屡次考试未能及格。 【成语…

    汉语国学 2025-02-27
    133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