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过境迁(详解)

事过境迁

事过境迁的释义与用法

释义

“事过境迁”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shì guò jìng qiān,意思是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发生了变化。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事件的结束和随之而来的环境变化,通常用来表达对过去事情的淡忘或不再在意。

出处

该成语出自清代作家颐琐的小说《黄绣球》,原文为:“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这句话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重要事情已经不再被重视。

用法

“事过境迁”可以用作谓语、宾语或分句,常用于描述事情的变化和人们的心态转变。以下是一些例句:

– 事过境迁,一切都和原来不一样了。

– 当年的盛况,如今事过境迁,只有空留回忆了。

– 经过一段时间,事过境迁后,我才意识到事情的真相。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时过境迁、时移俗易、沧海桑田

反义词:一成不变、记忆犹新

成语辨析

“事过境迁”与“时过境迁”有相似之处,但侧重点不同。“时过境迁”更强调时间的推移对情况的影响,而“事过境迁”则更侧重于事件本身的结束和随之而来的环境变化。

“事过境迁”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接受变化。

事过境迁

时过境迁和事过境迁是什么意思

“时过境迁”和“事过境迁”这两个成语虽然相似,但在含义和使用上有一些区别。

时过境迁

定义:时过境迁(拼音:shí guò jìng qiān)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或环境发生了变化。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时间的流逝对境况的影响。

出处:该成语出自蔡东藩和许廑父的《民国演义》第106回,原文为:“凡我国民,应尽吾雪耻这天职,并望勿为五分钟之热度,时过境迁,又复忘怀,则吾国真不救矣。”

用法:通常用于描述时间的流逝导致的变化,适用于个人经历、社会事件等多种场合。

事过境迁

定义:事过境迁(拼音:shì guò jìng qiān)则是指事情已经过去,事情发生的环境也改变了。这个成语更侧重于事件本身的变化,而非时间的推移。

出处:该成语出自清代作家颐琐的《黄绣球》,原文为:“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用法:常用于强调某个事件已经结束,且相关的环境或情况也随之改变,通常带有一种不可逆转的意味。

时过境迁:强调时间的流逝导致的变化,适用于描述广泛的情况。

事过境迁:强调事件的结束及其环境的变化,通常用于特定事件的回顾。

这两个成语在表达变化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

时过境迁与事过境迁的区别

“时过境迁”和“事过境迁”这两个成语在意义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表达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成语解释

时过境迁: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它强调的是时间的流逝对环境和情况的影响,出自《民国演义》第106回,原文提到:“凡我国民,应尽吾雪耻这天职,并望勿为五分钟之热度,时过境迁,又复忘怀,则吾国真不救矣。”。

事过境迁:这个成语则指的是事情已经过去,事情发生的环境也改变了。它更侧重于具体事件的变化,出自清代的《黄绣球》,其中提到:“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主要区别

侧重点

时过境迁:重在时间的变化,强调时间的流逝如何影响现状。

事过境迁:重在事件的变化,强调过去的事情及其带来的环境变化。

使用场景

时过境迁常用于描述因时间推移而导致的普遍变化。

事过境迁则多用于具体的事件或经历,强调这些事件的结束及其对当前状态的影响。

虽然“时过境迁”和“事过境迁”在日常使用中有时可以互换,但理解它们的细微差别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意思。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1 13:50
下一篇 2025-02-21 13:59

相关推荐

  • 孙字开头的成语

    孙字开头的成语 以“孙”字开头的成语主要有以下几个: – 孙康映雪:拼音为sūn kāng yìng xuě,意指比喻读书非常刻苦。这个成语源于晋代的孙康,他家境贫寒,常常在雪地上读书,形象地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努力。 – 孙庞斗智:拼音为sūn páng dòu zhì,指的是孙膑与庞涓之间的智谋较量,象征昔日友人变为仇敌,互相较…

    2025-02-16
    2600
  • 重整旗鼓(详解)

    重整旗鼓 重整旗鼓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chóng zhěng qí gǔ。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重新整顿战旗和战鼓,通常用来比喻在遭受挫折或失败之后,重新聚集力量,准备再次出发或行动。 成语释义 – 基本含义:重整旗鼓指的是在经历失败后,重新整顿和组织力量,以便再次进行尝试或行动。这个成语强调了在逆境中恢复和重新出发的决心与勇气。 –…

    2025-02-12
    4200
  • 郁郁葱葱的近义词

    郁郁葱葱的近义词 郁郁葱葱是一个形容词,主要用来描述草木茂盛、景色翠绿的状态。它的近义词包括: – 生机勃勃:形容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样子。 – 生意盎然:形容生气勃勃,充满生机的状态。 – 生气勃勃:同样形容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样子。 – 翠绿欲滴:形容植物的绿色非常鲜艳,仿佛要滴出水来。 – 青翠欲滴…

    2025-02-20
    1600
  • 岿然不动的读音

    岿然不动的读音 “岿然不动”的正确读音是 kuī rán bù dòng。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物或某人像高耸的山峰一样,坚定不移、屹立不倒,具有强大的稳固性和不受外界干扰的态度。 在成语中,“岿”字的发音常常被误读为“wēi”或“huī”,但实际上应读作“kuī”,与“亏”同音。这个字的本义与高大、稳固的山峰有关,强调了其不可动摇的特性。 巍然不动和岿然不动的…

    2025-02-13
    3400
  • 一本正经的意思

    一本正经的意思 一本正经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yī běn zhèng jīng。其原意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来引申为形容一个人态度庄重严肃、十分认真,通常用于描述某种郑重其事的行为或言辞。有时,这个词也带有讽刺的意味,暗示某人故作姿态或过于严肃。 详细解释 – 出处:该成语出自晋朝葛洪的《抱朴子·百家》,原文为“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

    2025-02-20
    1500
  • 大什么径庭

    大什么径庭 “大什么径庭”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指的是“大相径庭”。这个成语的拼音是 dà xiāng jìng tíng,意思是比喻彼此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成语来源 成语“大相径庭”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中提到:“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这句话表达了对某些言论的惊讶和不解,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巨大差异。 成语解释 –…

    2025-02-13
    34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