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劳飞燕(详解)

伯劳飞燕

伯劳飞燕的解释

“伯劳飞燕”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ó láo fēi yàn,主要用来比喻离别的亲人或朋友。这个成语的出处来自《玉台新咏·古词〈东飞伯劳歌〉》,其中有句诗写道:“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这句诗描绘了伯劳和燕子分别飞向不同方向的情景,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成语的用法

“伯劳飞燕”可以作为主语或宾语使用,常用于表达对离别的感慨。例如,郁达夫在其诗作《别戴某》中写道:“伯劳飞燕东西别,忍向江城一笛吹。”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文化背景

在古代文学中,伯劳和燕子常常被用作象征离别的鸟类。伯劳鸟(Tiger Shrike)和燕子在季节变换时会迁徙,正如人们在生活中经历的离别与重聚。“伯劳飞燕”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总之,“伯劳飞燕”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情感,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

伯劳飞燕

伯劳与飞燕是什么关系

伯劳与飞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成语“劳燕分飞”中,这个成语源自古代诗歌,具体指的是伯劳鸟和燕子在迁徙时的分离现象。

伯劳与飞燕的定义

伯劳:一种小型猛禽,通常在秋季出现,春季离开,因其捕食昆虫和小动物而闻名。

燕子:一种常见的候鸟,春季回归,秋季迁徙,通常以其优雅的飞行和筑巢能力受到人们喜爱。

成语“劳燕分飞”的来源

成语“劳燕分飞”出自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集》,其中的诗句“东飞伯劳西飞燕”描绘了这两种鸟类在迁徙时各自飞向不同方向的情景。这一成语比喻夫妻或情侣之间的别离,强调了相聚的偶然与分开的必然。

文化意义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劳燕分飞”常用来形容情感上的分离。例如,王实甫的《西廂记》中提到的“伯劳东去燕西飞”便是对这种分离的生动描绘。这种比喻不仅反映了鸟类的迁徙习性,也象征着人际关系中的离别与思念。

伯劳与飞燕的关系通过成语“劳燕分飞”体现了自然界中的迁徙现象,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伯劳飞燕典故

伯劳飞燕的典故源自古代诗歌,主要出自《玉台新咏·古词〈东飞伯劳歌〉》。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描绘了伯劳和燕子分别朝不同方向飞去的情景,象征着离别与相遇的短暂。

典故解析

成语释义:伯劳飞燕常用来比喻离别的亲人或朋友,表达了对分离的感伤。这个成语的拼音为“bó láo fēi yàn”,其意在于通过鸟类的飞行方向来隐喻人际关系中的离散与相聚。

诗歌背景: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鸟类的飞行,还通过“黄姑织女”提及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诗中提到的伯劳是一种常见的食虫鸟类,而燕子则是候鸟,二者的飞行方向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分离。

文化意义:在传统文化中,伯劳和燕子的形象常常被用来表达夫妻、情侣之间的离别,或是亲友之间的相聚与分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典故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现今也常用于形容朋友或亲人之间的别离。

伯劳飞燕的典故通过生动的鸟类比喻,传达了人际关系中的离别与思念。它不仅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元素,也在现代汉语中成为了表达情感的常用成语,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离别情感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4 15:38
下一篇 2025-02-14 15:47

相关推荐

  • 卑躬屈膝的意思是什么

    卑躬屈膝的意思是什么 卑躬屈膝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ēi gōng qū xī。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低头弯腰”和“下跪”,形容一个人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他人。 具体解释: – 卑躬:指低头弯腰,表示谦卑。 – 屈膝:指下跪,表示屈从或臣服。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迎合他人而失去自尊的人,表现出极度的谄媚和奉承。它的出…

    2025-02-20
    1800
  • 九五之尊是什么意思

    九五之尊是什么意思 “九五之尊”是中国古代对皇帝的尊称,具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这个词汇的来源主要与《周易》中的“九五”爻辞有关。 九五之尊的含义 1. 数字象征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数字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阳数中,九被视为最高的数字,而五则位于中间位置。结合这两个数字,形成了“九五之尊”,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 2. 《周易》的影响 “九五”一词…

    2025-02-20
    2300
  • 害群之马是什么意思

    害群之马是什么意思 “害群之马”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其中提到治理天下的道理与养马相似,强调要去除那些对集体有害的个体。 “害群之马”可以理解为: – 字面意思:指那些会对马群造成伤害的马,通常是指性格不良或行为不当的马。 – 引申义:比喻在一个团体或社会…

    2025-02-13
    3100
  • 放之四海而皆准(详解)

    放之四海而皆准 “放之四海而皆准”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某种真理或原则在任何地方都适用,具有普遍性。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礼记·祭义》,其中曾子提到:“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这段话强调了“孝”的重要性,认为孝道不仅充满天地,还普遍适用于四海之内,适合所有人和时代。 成语的含义与背景 – 普遍性…

    2025-02-20
    1200
  • 勤能补拙(详解)

    勤能补拙 勤能补拙的解释 勤能补拙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qín néng bǔ zhuō,字面意思是“勤奋能够弥补笨拙”。这个成语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和勤奋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或缺陷。 成语来源 该成语出自宋代诗人邵雍的《弄笔吟》,其中有句云:“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再像真的东西终究是假的,而通过勤奋努力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成语释…

    2025-02-12
    4000
  • 大什么径庭

    大什么径庭 “大什么径庭”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指的是“大相径庭”。这个成语的拼音是 dà xiāng jìng tíng,意思是比喻彼此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成语来源 成语“大相径庭”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中提到:“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这句话表达了对某些言论的惊讶和不解,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巨大差异。 成语解释 –…

    2025-02-13
    34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