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噎废食(详解)

因噎废食

“因噎废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yīn yē fèi shí。其原意是指因为有人在吃饭时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种想法显得极为荒谬。这个成语比喻由于出现了一点小问题或害怕出错,就索性不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含有贬义。

成语来源

“因噎废食”最早出自《吕氏春秋·荡兵》,其中提到:“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有人噎死,就想禁止所有人吃东西,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这个成语的典故通过一个寓言故事得以传承,故事中讲述了一位财主因一次吃饭噎住的经历,之后决定不再吃饭,结果导致了极大的浪费和愚蠢的后果。

成语的寓意

“因噎废食”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不应因为一次小的失败而放弃本应继续进行的事情。它强调了在生活和工作中应有的勇气和担当,避免因小失大。

用法示例

– 在工作中,如果因为一次小错误就不再尝试新的项目,那就是因噎废食。

– 如果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追求自己的梦想,这也是一种因噎废食的表现。

总之,“因噎废食”是一个警示人们要勇于面对挑战,不应因小失大、因噎废食的成语。

因噎废食

因噎废食比喻什么人

“因噎废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因为吃东西噎住而停止吃东西。这个成语比喻由于曾经遭遇过小的挫折或问题,便选择放弃应该继续进行的事情,表现出一种过于谨慎或畏惧的态度。

比喻的对象

过于谨慎的人:那些因为害怕失败或出错而不敢尝试新事物的人。例如,某人因为一次失败的经历而不再尝试类似的事情,这种行为就可以被称为“因噎废食”。

逃避责任的人:一些人可能因为曾经的错误而选择不再承担责任或参与决策,导致事情无法继续推进。

缺乏勇气的人:在面对挑战时,因小失误而选择放弃,表现出缺乏勇气和决心的人。

成语的来源与意义

“因噎废食”出自《吕氏春秋》,原文提到因为有人在吃饭时噎死,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种想法显然是荒谬的。这个成语强调了在面对问题时,应该理智对待,而不是因为一次小的挫折就完全放弃。

相关例句

– “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因噎废食,应该继续努力。”

– “在改革过程中遇到问题,不应因噎废食,而是要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因噎废食”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批评,也反映了一种社会心理,即在面对风险时的过度谨慎和逃避。

因噎废食下一句是什么

“因噎废食”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因为有人吃东西噎住,就索性不再吃东西。这个成语没有固定的下一句,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表达,通常用来比喻因为小的错误或问题而放弃应该做的事情,含有贬义。

这个成语的出处来自《吕氏春秋·荡兵》,其中提到:“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意思是因为有人噎死,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种想法是荒谬的。

虽然“因噎废食”没有下一句,但它的寓意和用法在日常生活中常被引用,以警示人们不要因为小问题而放弃重要的事情。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9 11:50
下一篇 2025-02-19 11:57

相关推荐

  • 济弱扶倾的释义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济弱扶倾:指扶助弱小和处境困难的人。【成语来源】: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桓公匡合,济弱扶倾。”【成语拼音】:jì ruò fú qīng【成语声母】:JRFT

    2025-04-18
    2000
  • 管鲍分金的解释_意思_来源

    【成语意思】:管鲍分金: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成语来源】: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成语拼

    2025-04-16
    2800
  • 方骖并路的解释_意思_来源

    【成语意思】:方骖并路:比喻两个人才能出众,合作默契,共同努力。【成语来源】:《宋书·王景文传论》:“与袁粲群公方骖并路,倾覆之灾,庶几可免。”【成语拼音】:fāng cān bì

    汉语国学 2025-04-14
    2200
  • 积羞成怒的释义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积羞成怒:指由于长时间积累的羞愧情绪最终转化为愤怒。【成语来源】:清·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既而臣民犯颜,友邦侧目,志不得逞,遂乃积

    2025-03-31
    5800
  • 无所适从的解释_用法_来源

    【成语意思】:无所适从:指不知依从谁才好,也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成语来源】:出自《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以及宋·姚宽《西溪丛语》:“源殊派异,无所适从。”【成

    2025-04-18
    2700
  • 秦晋之好(详解)

    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成语来源与定义 “秦晋之好”是一个源自春秋时期的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指的是秦国与晋国之间的世代联姻关系。该成语不仅代表了两国的婚姻关系,也象征着两家之间的友好往来。其拼音为“qín jìn zhī hǎo”,同义词包括“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等。 历史背景 在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是两个重要的诸侯国。为了巩固彼此的…

    2025-03-05
    133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