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不惊(详解)

鸡犬不惊

成语“鸡犬不惊”的拼音为 jī quǎn bù jīng,主要用来形容行军纪律严明,连鸡狗都没有受到惊动,也可以指平安无事。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宋代彭龟年的《止堂集》,其中提到:“翁见一笑大欢足,鸡犬不惊仁意多”。

释义

形容军纪严明:在军队行军时,纪律严明,连周围的鸡狗都不会受到惊扰,显示出军队的威严和控制力。

平安无事: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来形容环境的宁静,没有任何骚扰。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不惊鸡犬、秋毫无犯

反义词:鸡飞狗走、鸡犬不宁

使用示例

在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鸡犬不惊”的用法。例如,明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中提到:“文王与子牙放炮起兵。一路上父老相迎,鸡犬不惊”。

“鸡犬不惊”不仅反映了古代军队的纪律性,也传达了一种安宁的生活状态。

鸡犬不惊

鸡犬不惊什么意思

成语“鸡犬不惊”的意思是形容行军纪律严明,连鸡狗都没有受到惊动,也可以指平安无事。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鸡和狗都没有受到惊扰”,强调在特定情况下的安宁与秩序。

出处:该成语最早出现在宋代彭龟年的《止堂集》中,文中提到“翁见一笑大欢足,鸡犬不惊仁意多”,说明在和谐的环境中,连动物都不受惊扰,反映出一种安宁的状态。

用法:成语“鸡犬不惊”可以用作谓语、宾语或补语,常用于描述军队的纪律性或社会的安定状态。例如,“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鸡犬不惊”。

总之,“鸡犬不惊”不仅仅是对军队纪律的赞美,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平静与安宁。

鹍鸡的寓意和象征

鹍鸡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它不仅是一种鸟类的名称,还与许多古代传说和文化象征紧密相连。

鹍鸡的基本定义

鹍鸡(亦作“鵾鸡”)是一种古代文献中提到的鸟类,形似天鹅,通常被视为一种吉祥的象征。它在古代诗词和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常常与凤凰相提并论,甚至被视为凤凰的别名之一。

文化象征

1. 吉祥与力量:鹍鸡在许多古老传说中象征着吉祥与力量,深受人们的敬畏与喜爱。它的形象常常被用来表达高洁的志向和美好的愿望。

2. 与凤凰的关系:鹍鸡被认为是凤凰的别名,凤凰在中国文化中是祥瑞的象征,代表着美好、和谐与高贵。鹍鸡的形象与凤凰的结合,使其在文化中更具深远的意义。

3. 高洁与长寿:在起名文化中,鹍字寓意志行高洁、闲情舒适、福寿康宁,象征着修养高尚、与世无争的理想人格。

4. 古代文献中的记载:古代文献如《山海经》中提到鹍鸡,描述其形态和象征意义,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鹍鸡不仅是一种鸟类,更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象征,代表着吉祥、力量、高洁和长寿。它与凤凰的关系使其在传统文化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成为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象征。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2 13:13
下一篇 2025-02-22 13:21

相关推荐

  • 喜闻乐见什么意思

    喜闻乐见什么意思 “喜闻乐见”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xǐ wén lè jiàn,意思是“喜欢听,乐意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事物非常受欢迎,通常带有褒义。 详细解释 – 字面意思: – “喜闻”指的是喜欢听到的内容。 – “乐见”则表示乐意看到的事物。 – 用法: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受到大…

    汉语国学 2025-02-18
    2300
  • 左书右息(详解)

    左书右息 成语“左书右息”的读音为 zuǒ shū yòu xī,其意思是比喻左右形式错乱,或形容倒行逆施。该成语出自《管子·七法》,原文为:“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犹左书而右息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明白法则却想要治理人民,就像用左手写字而右手却不动一样,形象地说明了治理的错误方法和方向。 成语的解释与出处 – 解释:左书右息比喻做事违反常…

    2025-02-16
    2600
  • 屏息敛声(详解)

    屏息敛声 “屏息敛声”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ǐng xī liǎn shēng”。其意思是控制住自己的呼吸和声音,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某种情况下表现得小心翼翼、专注或畏惧的样子。 成语解释 – 含义:屏息敛声指的是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人们在紧张、害怕或专注时的状态。这个成语与“敛声屏息”意思相近,都是用来描述一种安静、集中注意力的情境。 &#8…

    2025-02-16
    2900
  • 妄自菲薄什么意思

    妄自菲薄什么意思 成语“妄自菲薄”的意思是过分看轻自己,形容一种自卑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 – 妄:表示过分、胡乱的意思。 – 自:指自己。 – 菲薄:意为轻视、看不起。 合起来,“妄自菲薄”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价值等产生过度的低估和自我轻视,表现出自责和自卑的心理状态。这种态度往往源于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某…

    2025-02-14
    2700
  • 应声虫(详解)

    应声虫 应声虫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传说的概念,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缺乏主见、随声附和他人的人。根据传说,应声虫是一种寄生虫,栖息在人的肚子里,宿主每当发出声音时,肚子里的虫子就会模仿其声音,并且声音会逐渐增大。这种现象在古代被视为一种怪病,患者通过朗读《本草纲目》等药物名来寻找能够治愈应声虫的药物,最终发现“雷丸”可以有效治疗这一病症。 在现代汉语中,“应声虫”不…

    2025-02-19
    1600
  • 爨桂炊玉(详解)

    爨桂炊玉 爨桂炊玉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cuàn guì chuī yù,意指物价昂贵、生活艰难,形容家庭经济困窘,常用来比喻生活条件的拮据。该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烧柴如同烧桂,煮米如同煮玉”,强调了柴禾和米的昂贵程度,分别比作珍贵的桂木和玉石。 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宋代司马光的《答刘蒙书》,原文为:“光虽窃托迹于侍从之臣,月俸不及数万,爨桂炊玉,晦朔不相续。”…

    汉语国学 2025-02-22
    5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