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继踵(详解)

比肩继踵

比肩继踵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ǐ jiān jì zhǒng,最早出自西汉·刘向的《晏子春秋·杂下》。该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肩并肩,脚尖靠着脚跟”,形容人多而拥挤,通常用来描述人群密集的场景。

成语释义

:肩膀挨着肩膀。

继踵:脚尖碰着脚后跟。

整体意思:形容人很多,彼此紧密相连,接连不断,常用于形容拥挤的场面。

成语出处

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晏子春秋》,其中有句经典的描述:“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齐国临淄的繁华与人多的景象。

使用场景

比肩继踵常用于以下场合:

– 描述人流密集的场所,如商场、节日庆典等。

– 形容事物的连续性或紧密相连的状态。

例如,可以说:“节日的游行队伍中,行人比肩继踵,热闹非凡。”。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摩肩接踵、水泄不通、人山人海。

反义词:门可罗雀、荒无人烟、人迹罕至。

比肩继踵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群聚集现象的观察与描述。

比肩继踵

比肩接踵和摩肩接踵的区别

比肩接踵和摩肩接踵这两个成语在意义上非常相近,均用来形容人多、拥挤的情景,但在用法和来源上有一些细微的区别。

成语解释

比肩接踵: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肩膀挨着肩膀,脚跟接着脚跟”,形容人很多,接连不断。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晏子春秋》,其中提到“比肩继踵而在”,强调了人群的密集程度。

摩肩接踵:同样是形容人多拥挤的成语,字面意思也是“肩碰肩,脚碰脚”。这个成语的来源同样出自《晏子春秋》,但在古文中更常见于描述人群的拥挤状态。

用法区别

比肩接踵:通常用于描述人群的数量和接连不断的状态,强调的是人多的情形。例如:“节日的市场上,顾客比肩接踵,热闹非凡。”

摩肩接踵:则更侧重于描述人群的拥挤程度,常用于形容空间狭小、人员密集的场合。例如:“在音乐会现场,观众摩肩接踵,几乎无法移动。”

虽然这两个成语在意义上可以互换使用,但“比肩接踵”更强调人群的数量,而“摩肩接踵”则更强调拥挤的状态。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更合适的成语。

比肩继踵比喻什么

“比肩继踵”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人或事物接连不断,像肩膀相接、脚跟相继一样,通常用来形容人数众多或事情接连发生。

具体含义

比肩:指肩膀相接,形容人多。

继踵:指脚跟相继,形容接连不断。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某种现象或情况的频繁和密集,比如在某个活动中参与者众多,或者某种事件接连发生,给人一种连绵不绝的感觉。

例如,可以用“比肩继踵”来形容一个大型活动中参与者的数量,或者在某个时间段内发生的多起事件。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3 15:19
下一篇 2025-02-23 15:28

相关推荐

  • 丹凤朝阳什么意思

    丹凤朝阳什么意思 “丹凤朝阳”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ān fèng cháo yáng,主要用来比喻贤才逢明时,意指在合适的时机展现出色的才能。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诗经·大雅·卷阿》,其中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描述,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前景。 在文化上,“丹凤朝阳”不仅是一个成语,还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常用于雕刻和民间艺术作品…

    汉语国学 2025-02-12
    3400
  • 大刀阔斧的意思

    大刀阔斧的意思 大刀阔斧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dà dāo kuò fǔ。其字面意思是指使用大刀和阔斧,原本形容军队的声势浩大和杀气腾腾。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形容办事果断而有魄力,强调在处理事务时的决断和效率。 成语来源 大刀阔斧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明代施耐庵的《水浒全传》,其中多次提到这一成语。例如,书中描述军队“催军劫寨,大刀阔斧,杀将进去”,展现了其原始…

    2025-02-20
    1600
  • 口是心非什么意思

    口是心非什么意思 “口是心非”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kǒu shì xīn fēi,意思是指一个人嘴里说的与心中所想的不一致,通常用作贬义,形容言语虚假或心口不一。 成语解释 – 字面意思: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 – 用法: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上说得好听,实际上内心却有不同想法的人,强调其虚伪和不诚实。 成语出处 “口是心非…

    2025-02-18
    2500
  • 一语成谶什么意思

    一语成谶什么意思 “一语成谶”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yī yǔ chéng chèn。它的意思是指某人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竟然变成了预言并且应验了,通常指一些不吉利的预言或凶事。这种情况常常带有戏谑的意味,表明说话者并没有认真预言,但结果却不幸成真。 在成语中,“谶”字的读音为chèn,意指将要应验的预言或预兆,通常与不吉利的事情相关联。与“一语成谶”相对的…

    2025-02-19
    4800
  • 文过饰非是什么意思

    文过饰非是什么意思 “文过饰非”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用华丽的言辞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这个成语由“文过”和“饰非”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文”指的是用美好的语言来掩饰,“过”指的是错误,“饰”则是掩饰的意思,“非”同样指错误。 成语来源 1. 《论语·子张》中提到:“小人之过也必文”,意思是小人犯了错误后,必定会用言辞来掩饰。 2. 《庄子·盗跖》中有“辩足以…

    2025-02-22
    1000
  • 荣辱与共的意思

    荣辱与共的意思 荣辱与共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róng rǔ yǔ gòng,其意思是指光荣与耻辱共同分享与承担。这一成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尤其是在面对荣耀和耻辱时,彼此之间的共同承担和分享。 成语解释 – 光荣与耻辱:成语中的“荣”指光荣,“辱”指耻辱,强调在某种关系中,双方共同经历和承受这些情感。 – 共同分享与承担:这…

    2025-02-12
    30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