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而识之(详解)

默而识之

默而识之的释义与背景

释义

“默而识之”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mò ér zhì zhī,意思是将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中。这个成语出自《论语·述而》,是孔子所说的一句话,强调了学习时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出处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提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句话的意思是,默默地将所学的知识记在心中,努力学习而不感到厌倦,教导他人时也不知疲倦,这些事情对我来说并不困难。

深入理解

学习的态度

“默而识之”不仅仅是记忆的过程,更强调一种内心的宁静与专注。孔子认为,真正的学习需要在心中安静地反思和消化所学的知识,而不是单纯的记问。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人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与其他原则的关系

这句话中的“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是对学习和教学态度的进一步补充。孔子提倡不断学习,永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同时在教导他人时要有耐心和恒心。这三者结合,形成了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强调了学习与传授知识的重要性。

“默而识之”不仅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它提醒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专注于知识的积累与理解,同时也要乐于分享和教导他人。这种态度和方法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

默而识之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默默地去理解事物,学习时不感到厌倦,教导别人时不知疲倦。这体现了孔子对学习和教育的重视,强调了学习的态度和教师的责任。

默而识之的识为什么读zhi

“默而识之”中的“识”读作“zhì”,这是因为在古汉语中,“识”字的发音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在《论语》中,孔子提到的“默而识之”意指将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中,其中的“识”强调的是记忆和理解的过程。

古义与今义

古义:在古代汉语中,“识”通常指的是“记住”或“了解”的意思。

今义:现代汉语中,“识”一般指“知道”或“认识”。

虽然现代汉语中“识”也可以读作“shí”,但在成语“默而识之”中,按照古文的用法,应该读作“zhì”,以符合其在《论语》中的原意和语境。

成语出处

“默而识之”出自《论语·述而》,完整的句子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提倡在学习过程中要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并且要不断地学习和教导他人。

通过这种方式,孔子表达了对学习态度的重视,认为只有将知识深刻地铭记于心,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得心应手。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5 09:36
下一篇 2025-02-25 09:41

相关推荐

  • 脱胎换骨的意思

    脱胎换骨的意思 “脱胎换骨”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道教文化,最初用于描述修道者通过修炼而获得的转变。其字面意思是“脱去凡胎,换上仙骨”,即指修道者在修炼过程中,脱去凡人的身体,换上仙人的身体。 成语的解释 – 原义:在道教中,“脱胎换骨”指的是修道者通过苦修得道,能够脱去凡人的肉体,获得神圣的身体。这一过程被视为一种重生和升华。 – 引…

    2025-02-18
    3000
  • 铁板一块(详解)

    铁板一块 铁板一块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tiě bǎn yī kuài,字面意思是“铁板一块”,比喻结合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团体或组织内部的团结一致,强调其牢固性和不可分裂性。 成语释义 – 比喻意义:铁板一块用来形容内部团结一致,难以分化,通常用于描述某个集体或组织的团结状态。 – 近义词:牢不可破。 &#82…

    2025-02-16
    3000
  • 非此即彼(详解)

    非此即彼 非此即彼的含义与背景 成语解释 “非此即彼”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fēi cǐ jí bǐ,意思是“不是这个,就是那个”。这个成语强调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通常用于描述在某种情况下没有中间选择的情形。它出自张平的作品《抉择》,其中提到:“非此即彼,别无选择”。 哲学背景 在哲学上,“非此即彼”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二元论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在许多文化和…

    2025-02-13
    4500
  • 指日可待什么意思

    指日可待什么意思 “指日可待”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zhǐ rì kě dài,意思是指某件事情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形容期望或愿望即将成真。 成语解释 – 字面意思: – “指日”:可以指出具体的日期,意味着时间不远。 – “可待”:表示可以期待。 “指日可待”整体上表达了某种期待即将实现的美好愿望。 出处 这个成语的…

    2025-02-23
    1700
  • 百丈竿头(详解)

    百丈竿头 百丈竿头的含义与来源 含义 “百丈竿头”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佛教语境,意指道行或修养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它比喻一个人在修行或学问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需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境界。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百丈高的竿子”,象征着达到的高度和境界。 来源 该成语出自宋代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其中提到:“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这句话强调了即使…

    2025-02-12
    4700
  • 道骨仙风(详解)

    道骨仙风 道骨仙风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ào gǔ xiān fēng”,其主要意思是形容人的风度和神采超凡脱俗,具有一种超然的气质。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大鹏赋序》,其中提到“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表达了对某种超凡气质的赞美。 成语的含义 – 超凡脱俗:道骨仙风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气质非凡、风度翩翩的…

    2025-02-16
    43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