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之四海而皆准(详解)

放之四海而皆准

“放之四海而皆准”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某种真理或原则在任何地方都适用,具有普遍性。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礼记·祭义》,其中曾子提到:“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这段话强调了“孝”的重要性,认为孝道不仅充满天地,还普遍适用于四海之内,适合所有人和时代。

成语的含义与背景

普遍性:成语“放之四海而皆准”强调某种道理或原则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域中都能被接受和适用,体现了其广泛的适用性。

典故来源:该成语源自曾子的教导,强调孝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认为孝道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适用于所有人。

成语的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放之四海而皆准”常用于形容某些道理或原则的普遍适用性。例如,在讨论道德、法律或社会规范时,可以用此成语来强调这些原则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一致性和重要性。

“放之四海而皆准”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人类共同价值观的认可,尤其是在强调孝道和道德教育方面。它提醒我们,某些基本的道德准则和真理是超越文化和地域的,适用于所有人类社会。

放之四海而皆准

放之四海而皆准下一句怎么对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下一句是“推之百世而不悖”。这个成语出自《礼记·祭义》,其意思是指某种道理或原则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在《礼记·祭义》中,曾子提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这段话强调了“孝”的重要性和普遍适用性,进一步引申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成语,表示其道理在任何时代和地点都不会改变。

放之四海的下一句是什么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下一句是“推之百世而不悖”。这句话出自《礼记·祭义》,其意在表达某种道理或真理具有普遍适用性,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适用。

在《礼记》中,曾子提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这段话强调了“孝”的重要性,认为孝道是普遍适用的原则,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适用于所有人。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0 11:29
下一篇 2025-02-20 11:36

相关推荐

  • 迷惑不解的近义词

    迷惑不解的近义词 迷惑不解的近义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词语: – 疑惑不解:表示对某事感到困惑,无法理解。 – 百思不解:形容经过多次思考仍然无法理解。 – 大惑不解:强调对某事的极度困惑。 – 困惑不解:同样表示对事情的困惑和不理解。 – 摸不着头脑:形容对事情的真相或原因感到迷茫。 还有一些其他的近…

    2025-02-14
    3000
  • 手不释卷的含义(详解)

    手不释卷的含义 “手不释卷”是一个形容勤奋好学的成语,字面意思是“手中总是拿着书卷”,即书本不离手。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其中提到光武帝在忙于军事事务时,依然手不释卷,显示出他对学习的重视。 成语的解释 – 释:放下 – 卷:指书籍 “手不释卷”形容一个人对学习的热爱和执着,常用于赞美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这个…

    2025-02-16
    2400
  • 怨天尤人什么意思

    怨天尤人什么意思 成语“怨天尤人”指的是在遇到挫折或不如意的事情时,一味地抱怨上天的命运,或责怪他人,而不去反思自身的原因。这一成语源自《论语·宪问》,孔子在其中提到:“不怨天,不尤人”,强调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即不应将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外部环境或他人,而是应当努力提升自己,寻求解决之道。 具体解释: – 字面意思:怨天指对天命的不满,尤人则是…

    汉语国学 2025-02-18
    2000
  • 事与愿违是什么意思

    事与愿违是什么意思 “事与愿违”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hì yǔ yuàn wéi,意思是事情的发展与个人的愿望相反,指原本打算做的事情未能如愿以偿。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时期的嵇康所作的《幽愤》诗,其中有句提到:“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在日常生活中,“事与愿违”常用来形容人们在追求目标或期望时,结果却与预期大相径庭的情况。例如,某人努力工作却未能获得升职,或…

    2025-02-21
    600
  • 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成语四海为家的意思是指四方皆可为家,形容人无拘无束,漂泊不定,或志向远大,不留恋家乡。这个成语最初源于古代帝王的称谓,表示统治全国的权威和地位,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个人的生活状态。 成语的来源与演变 – 历史背景: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记·高祖本纪》,其中提到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未央宫时,丞相萧何提到“天子以四海为家”,意指皇帝的…

    2025-02-13
    3400
  • 蓬头垢面的意思

    蓬头垢面的意思 “蓬头垢面”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péng tóu gòu miàn”。它的字面意思是指头发蓬乱、脸上肮脏,形容一个人仪表不整洁的样子。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不注重个人形象或生活条件较差的人。 成语来源 “蓬头垢面”出自《魏书·封轨传》,其中提到:“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是否贤德并不需要通过…

    2025-02-21
    5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