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陟幽明(详解)

黜陟幽明

成语黜陟幽明(拼音:chù zhì yōu míng)指的是“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这个成语出自《尚书·舜典》,其原文为“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意在强调通过考核来决定官员的去留,以实现良好的治理。

成语的来源与用法

出处:成语的出处为《尚书·舜典》,其中提到通过考核来决定官员的任用与罢免。孔子的解释为“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进一步阐明了成语的意义。

用法: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宾语或定语,主要用于描述官场的任用与考核。例如,唐代诗人陈子昂在《上军国利害事·出使》中提到:“昔尧舜氏不下席而天下理者,盖黜陟幽明能折中尔”,说明了贤明的治理能够带来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近义词

黜陟幽明的近义词是黜幽陟明,两者在意义上基本相同,均强调对官员的合理任用与淘汰。

黜陟幽明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古代政治智慧的体现,强调了通过合理的考核机制来提升官员的素质,以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黜陟幽明

黜陟幽明什么意思

“黜陟幽明”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chù zhì yōu míng”。其意思是指罢免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这一成语强调了在官场中对官员的考核与任用,旨在通过合理的选拔机制来提升治理水平。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尚书·舜典》,原文为“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意指通过三年的考核来决定官员的去留。孔子的解释为“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进一步阐明了这一成语的含义。

用法

“黜陟幽明”通常用作谓语、宾语或定语,主要用于描述官场的选拔与任用情况。例如,唐代诗人陈子昂在《上军国利害事·出使》中提到:“昔尧舜氏不下席而天下理者,盖黜陟幽明能折中尔”,说明贤明的治理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秩序。

“黜陟幽明”不仅反映了古代对官员选拔的重视,也体现了对政治清明和社会公正的追求。

黜幽陟明的解释

黜幽陟明的解释

“黜幽陟明”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chù yōu zhì míng。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罢免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强调在官场上对官员的选拔与任用。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宋书·邓琬传》,原文为:“孤以不才,任居藩长,大惧宗稷,歼覆待日。故招徒楚郢,飞檄京甸,志遵前典,黜幽陟明,庶七庙复安,海昏有绍。”这段文字表达了对官员选拔的重视,体现了古代对贤能之士的推崇。

成语用法

“黜幽陟明”可以作为谓语、宾语或定语使用,通常用于描述官场的任用情况。例如,可以说“政府应当黜幽陟明,以确保良好的治理”。

近义词

“黜幽陟明”的近义词是“黜陟幽明”,两者在意义上是相同的,均指对官员的选拔与任用。

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对官员素质的重视,以及在治理国家时对贤能之士的推崇。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4 13:04
下一篇 2025-02-24 13:12

相关推荐

  • 窃窃私语造句(详解)

    窃窃私语造句 在课堂上,同学们窃窃私语,讨论着即将到来的考试。 窃窃私语造句四年级 关于“窃窃私语”的造句,以下是一些适合四年级学生的例句: – 在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课,而小明和小红却在下面窃窃私语。 – 开会时,大家应该认真听讲,不要在下面窃窃私语。 – 课间时,几个同学在操场上窃窃私语,不知道在讨论什么秘密。 &#82…

    2025-02-23
    500
  • 大相径庭是什么意思

    大相径庭是什么意思 成语大相径庭的意思是比喻彼此相差很远,大不相同。这个成语的拼音是dà xiāng jìng tíng,源自《庄子·逍遥游》,其中提到“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成语解析 – 字面意思:成语中的“径”指的是小路,“庭”指的是院子,合起来的“径庭”原本是指从门外的小路到门内的庭院之间的距离,后来引申为比…

    汉语国学 2025-02-14
    3200
  • 倒持泰阿的意思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倒持泰阿:泰阿是古代一把著名的宝剑,倒持泰阿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而受到伤害。【成语来源】: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成语拼音】:dà

    2025-02-23
    600
  • 一本正经的意思是什么

    一本正经的意思是什么 “一本正经”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yī běn zhèng jīng。其原意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来用来形容一个人态度庄重、严肃,做事非常认真,通常带有郑重其事的意味。在某些情况下,这个成语也可以含有讽刺的意味,暗指某人过于严肃或做作。 出处:该成语出自晋代葛洪的《抱朴子·百家》,其中提到:“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2025-02-23
    900
  • 遇水叠桥(详解)

    遇水叠桥 遇水叠桥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yù shuǐ dié qiáo,意思是遇到水的阻拦,就架起桥梁通过。这个成语形容人们在面对困难和阻力时,勇敢地克服困难,奋勇前进。 成语来源 遇水叠桥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元代无名氏的杂剧《衣袄车》中,原文为:“也不用排军校,你端的逢山开道,遇水叠桥。”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中也有类似的用法:“老施主见得最是,但我还有三个…

    2025-02-23
    800
  • 泰然处之(详解)

    泰然处之 泰然处之的解释与用法 成语释义 “泰然处之”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tài rán chǔ zhī,形容在面对事情时保持镇定自若的态度,或对事情毫不在意,采取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和从容不迫的处理方式。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晋代袁宏的《三国名臣序赞》,原文为:“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这句话描述了在逆境中保…

    2025-02-16
    29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