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此理(详解)

岂有此理

“岂有此理”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qǐ yǒu cǐ lǐ,意思是“哪有这个道理”,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不合常理。这个成语出自《南齐书·虞悰传》,原文中提到:“王、徐遂缚袴废天子,天下岂有此理邪?”这句话表达了对不合理现象的强烈质疑和不满。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莫名其妙、不可思议

反义词:合情合理、天经地义

用法

“岂有此理”通常作为谓语或分句使用,带有贬义,强调对某种不合理现象的反对或不满。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巴金在《家》中提到:“人家好心问你,你倒说这种话!真正岂有此理!”这句话反映了对不合理行为的愤慨。

“岂有此理”是一个表达强烈不满和质疑的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明显不合逻辑或不合理的事情。

岂有此理

岂有此理 茑重繁华如梦故事

《岂有此理~茑重繁华如梦故事~》是一部由日本放送协会(NHK)制作的大河剧,首播于2025年1月5日。该剧以江户时代为背景,讲述了出版商茑屋重三郎的传奇人生,他被誉为“江户出版王”。剧中展现了他如何在文化繁荣的时代,发掘和支持了多位艺术家,包括喜多川歌麿、葛饰北斋等,推动了日本的出版业和艺术发展。

剧情简介

故事设定在18世纪后半叶,茑屋重三郎从小在吉原长大,经历了明和大火后,他的名声因救助火灾中的人们而大振。剧中描绘了他在茶屋工作之余,经营租书店的奋斗历程,以及他如何通过出版书籍来振兴吉原的文化生活。随着剧情的发展,茑屋重三郎不仅面临商业上的挑战,还要应对政治环境的变化,最终在强权的压迫下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

主要角色

茑屋重三郎:由横滨流星饰演,剧中的主角,致力于出版事业。

田沼意次:由渡边谦饰演,江户时代的当权者,影响了茑屋的事业发展。

花井:茑屋的青梅竹马,帮助推动剧情发展。

该剧的导演是大原拓,剧集共50集,每集时长约45分钟。尽管首集的收视率较低,但剧集的讨论度和观众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反映出其在文化和历史题材上的深度。

岂有此理成语意思

成语“岂有此理”的意思是“哪里有这样的道理”,用来指责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表示对某种情况的不满或质疑。

出处:该成语出自《南齐书·虞悰传》,原文为:“郁林(王)废,悰窃叹曰:‘王、徐遂缚袴废天子,天下岂有此理邪?’”这句话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不满,强调了事情的荒谬性。

用法:成语“岂有此理”通常用作谓语或分句,带有贬义,常用于表达对不合理现象的愤怒或不解。例如,可以说:“这样处理问题真是岂有此理!”。

近义词:莫名其妙、不可思议。

反义词:合情合理、天经地义。

总之,“岂有此理”是一个用来表达对荒谬事物的强烈反对和质疑的成语。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5 16:02
下一篇 2025-02-15

相关推荐

  • 防微杜渐(详解)

    防微杜渐 防微杜渐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晋代韦谏的《启谏冉闵》,其中提到“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成语的解释 – 微:指微小、细小的事物。 – 杜:意为阻塞、堵住。 – 渐:指事物的开端或逐渐发展。 防微杜渐的意思是比喻在坏事情或坏思想…

    2025-02-11
    4100
  • 刚愎自用(详解)

    刚愎自用 刚愎自用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gāng bì zì yòng。其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他人的意见,表现出一种任性和自以为是的态度。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中提到“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强调了这种固执的特质。 成语解析 – 构成: – 刚愎:意指强硬和固执。 – 自用:指自以为…

    汉语国学 2025-02-20
    1300
  • 应声虫(详解)

    应声虫 应声虫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传说的概念,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缺乏主见、随声附和他人的人。根据传说,应声虫是一种寄生虫,栖息在人的肚子里,宿主每当发出声音时,肚子里的虫子就会模仿其声音,并且声音会逐渐增大。这种现象在古代被视为一种怪病,患者通过朗读《本草纲目》等药物名来寻找能够治愈应声虫的药物,最终发现“雷丸”可以有效治疗这一病症。 在现代汉语中,“应声虫”不…

    2025-02-19
    1400
  • 泰然处之(详解)

    泰然处之 泰然处之的解释与用法 成语释义 “泰然处之”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tài rán chǔ zhī,形容在面对事情时保持镇定自若的态度,或对事情毫不在意,采取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和从容不迫的处理方式。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晋代袁宏的《三国名臣序赞》,原文为:“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这句话描述了在逆境中保…

    2025-02-16
    2600
  • 荡然无存的意思

    荡然无存的意思 “荡然无存”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dàng rán wú cún,其意思是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因灾害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彻底消失或毁坏的状态。 出处:该成语出自南朝梁国任昉的《为梁武帝集坟籍令》,其中有句子提到“近灾起柏梁,遂延渠阁,青编素简,一同煨尽,湘囊綖帙,荡然无存”。 近义词包括“化为乌有”、“烟消云…

    2025-02-12
    3800
  • 操之过急(详解)

    操之过急 “操之过急”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时过于急躁,急于求成。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原文为:“遂要崤阸,以败秦师,匹马觭轮无反者,操之急也”。 成语的构成与用法 – 构成:该成语的构词方式为主谓式,通常在句中作谓语或宾语,含有贬义,常用于劝诫他人不要鲁莽行事。 – 近义词:与“操之过急…

    2025-02-19
    19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