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花浪蕊(详解)

浮花浪蕊

成语“浮花浪蕊”的含义与出处

成语解释

“浮花浪蕊”是一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轻浮的人或事物。它的字面意思是指水面上漂浮的花朵和浪花,象征着短暂和不稳定的事物。这个成语常常带有贬义,暗指那些表面华丽但内在空虚的事物或人。

成语出处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韩愈的《杏花》一诗,其中有句“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这句诗描绘了杏花的短暂美丽,进一步引申为对轻浮事物的批评。

成语用法

“浮花浪蕊”可以用作宾语或定语,通常用于形容那些缺乏实质内容、只注重表面的人或事物。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那些追求虚荣而忽视内涵的人。

张爱玲的小说《浮花浪蕊》

除了作为成语外,“浮花浪蕊”也是张爱玲创作的一篇小说的标题。这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83年,收录在她的作品集《惘然记》中。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探讨了人性和情感的多样性,展现了张爱玲独特的文学风格。

小说内容

在《浮花浪蕊》中,故事围绕着主人公洛贞的生活展开,描绘了她在南中国海上的一艘货轮上的经历。小说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洛贞的内心世界和她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张爱玲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力。

“浮花浪蕊”不仅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也是一部反映人性和情感的文学作品,体现了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多重意义。

浮花浪蕊

《浮花浪蕊》张爱玲

张爱玲的《浮花浪蕊》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最初发表于1978年《皇冠》杂志第293期。尽管它在1978年正式发表,但实际上是张爱玲在1950年间创作的。这部作品反映了她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常常被解读为对虚幻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探讨。

在这部作品中,张爱玲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展现了她独特的文学风格。作品的主题和情感深度使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广泛关注。

关于《浮花浪蕊》的讨论也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上进行,例如在YouTube上,有节目专门探讨张爱玲的这部作品,显示出其在当代文化中的持续影响力。

浮花浪蕊是什么意思

“浮花浪蕊”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来形容寻常的花草,通常比喻轻浮的人或事物。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韩愈的《杏花》一诗,其中有句“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表达了对轻浮事物的贬义。

成语的具体含义

比喻轻浮的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华丽但内涵空洞的人,暗示其不可靠或缺乏深度。

语法特点:它是一个联合式成语,可以作宾语或定语,通常带有贬义。

相关例句

– 在文学作品中,苏轼的《贺新郎·夏景》中也提到“待浮花浪蕊都尽”,进一步体现了这一成语的使用场景和意境。

“浮花浪蕊”不仅仅是对花草的描述,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对轻浮事物的批判和对真实、深刻事物的向往。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3 17:02
下一篇 2025-02-13 17:08

相关推荐

  • 英姿飒爽的意思

    英姿飒爽的意思 英姿飒爽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yīng zī sà shuǎng,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这个成语的意思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点: – 男子气质:通常指男子精气饱满,神采飞扬,姿态英勇威风。 – 女子气质:也可以用来形容女子,指其神采四溢,精神焕发,展现出英勇威风的气质。 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丹青引…

    2025-02-13
    600
  • 啼笑皆非的近义词

    啼笑皆非的近义词 啼笑皆非的近义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 哭笑不得:形容处境尴尬,既想哭又想笑,无法决定该如何反应。 – 狼狈不堪:形容处境非常困难或尴尬,难以应对。 – 不知如何才好:表达在复杂情境中感到无奈,不知该如何选择或反应。 这些近义词都传达了类似的情感,即在某种情况下感到困惑或尴尬,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啼…

    2025-02-11
    1400
  • 大什么径庭

    大什么径庭 “大什么径庭”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指的是“大相径庭”。这个成语的拼音是 dà xiāng jìng tíng,意思是比喻彼此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成语来源 成语“大相径庭”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中提到:“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这句话表达了对某些言论的惊讶和不解,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巨大差异。 成语解释 –…

    2025-02-13
    700
  • 玲珑剔透的拼音

    玲珑剔透的拼音 “玲珑剔透”的拼音为 líng lóng tī tòu。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可以比喻人精明灵活。 剔透是一声还是四声 “剔透”中的“剔”字的读音是第一声,即“tī”。“剔透”的正确读音为“tī tòu”。 在汉语中,“剔”字通常表示挑出、剔除的意思,而“透”则表示明亮、透明的状态。组合在一起,“剔透”形容物体的精致和…

    汉语国学 2025-02-13
    600
  • 寸草春晖(详解)

    寸草春晖 寸草春晖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ùn cǎo chūn huī,意指小草微薄的心意无法报答春天阳光的深情。这个成语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恩情深重,子女即使竭尽全力也难以回报。 成语来源 寸草春晖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诗《游子吟》。诗中有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深厚情感和无私奉献。诗的意境通过小草与春阳的对比,形象地传达了子女对父母恩情…

    2025-02-13
    500
  • 古圣先贤(详解)

    古圣先贤 古圣先贤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古代的圣人和贤者。这个词的构成中,“圣”表示品德和智慧极高的人,而“贤”则指有才能和道德的人。古圣先贤通常被视为道德和智慧的象征,他们在历史上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圣先贤的意义 古圣先贤不仅是历史人物的集合,更是中华文化中道德理想的体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指南。例如,孔子…

    2025-02-12
    9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