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兽犹斗
困兽犹斗的解释与来源
释义
“困兽犹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被围困的野兽仍然会拼命挣扎,形象地比喻在绝境中仍然奋力抵抗。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出处
该成语出自《左传》,具体为《左传·宣公十二年》,原文为:“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被围困的野兽也会拼死一搏,更何况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呢。
用法
“困兽犹斗”通常用作谓语、宾语或分句,含有一定的贬义,常用于形容在绝境中仍然顽强抵抗的情形。例如,可以说:“敌人虽然已经被包围,但他们仍在作困兽犹斗的挣扎。”。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铤而走险、狗急跳墙、垂死挣扎
– 反义词:束手就擒、自行灭亡、坐以待毙。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之间的战争频繁。晋国大将荀林父在一次战斗中失败,回国后请求处死自己。大夫士贞子劝阻晋景公,引用“困兽犹斗”来说明即使在绝境中,敌人也会拼命反抗,因此杀掉荀林父只会助长楚国的士气,最终晋景公决定赦免他。
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看到在面对困境时,勇敢抵抗的精神是多么重要。
困兽犹斗下一句是什么
“困兽犹斗”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下一句是“况国相乎”。整句话的意思是:被围困的野兽尚且要作最后的挣扎,更何况是一个国家的执政者呢?这句话比喻在绝境中仍然要奋力抵抗,强调了在困境中不放弃的精神。
困兽犹斗是褒义词吗
“困兽犹斗”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被围困的野兽还要作最后的挣扎,通常用来比喻在绝境中仍然奋力抵抗。它的出处来自《左传》,具体表述为“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褒义与贬义的分析
– 贬义:一般来说,“困兽犹斗”被视为含有贬义的成语。它强调的是在绝境中无奈的挣扎,暗示一种绝望的抵抗,通常用于形容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或事物,尽管他们仍在努力反抗,但这种反抗往往是徒劳的。例如,在军事或政治的语境中,可能用来形容那些已经失去胜算但仍然不愿意投降的敌人。
– 褒义:尽管“困兽犹斗”主要是贬义,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以被解读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尤其是在强调坚持抵抗的背景下。例如,有时人们会用它来赞扬那些在逆境中仍然奋力拼搏的精神,尽管这种用法较少见。
“困兽犹斗”通常被视为贬义词,强调的是在绝境中的无奈与挣扎,而非积极的抵抗精神。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