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里糊涂(详解)

糊里糊涂

糊里糊涂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hú lǐ hú tú,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模糊、不明事理,或者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清代的文学作品,如曾朴的《孽海花》和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成语解释

意思:糊里糊涂指的是对事物的理解不清晰,常常表现为迷糊或混乱的状态。

用法: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表示某人因认识不清而难以处理事情。例如,“糊里糊涂是办不好事的”。

近义词:浑浑噩噩、稀里糊涂、迷迷糊糊等,均表示类似的模糊状态。

反义词:清清楚楚,表示对事物的理解非常明确。

例句

1. 他在会议上发言时显得糊里糊涂,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如果继续糊里糊涂地生活,终究会错过很多机会。

糊里糊涂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的思维状态,也反映了在处理事务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糊里糊涂

糊里糊涂ABAC式词语

糊里糊涂是一个典型的ABAC式成语,属于四字成语的一种。ABAC式成语的特点是第一和第三个字相同,而第二和第四个字不同。糊里糊涂的具体解释为“认识模糊,不明事理”,常用来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相关的ABAC式成语

除了“糊里糊涂”,还有许多其他的ABAC式成语,例如:

不卑不亢:形容态度不低调也不高傲。

百发百中:形容射击或做事非常准确。

半信半疑:表示对某事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

一心一意:形容专心致志,毫不动摇。

这些成语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都非常常见,可以用来丰富语言表达。

“糊里糊涂”作为ABAC式成语,不仅在语法结构上具有独特性,其含义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对事物的模糊认识。

糊里糊涂的意思三年级

“糊里糊涂”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迷迷糊糊、不清楚或不明白的状态。这个词的拼音是“hú lǐ hú tú”,其意思可以理解为在做事情时缺乏清晰的思路或判断,表现出一种茫然的状态。

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学生们可能会接触到这个词汇,并需要理解其用法和含义。例如,在课文中,孙中山曾经提到“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背诵内容而不理解其意义的困惑,强调了学习的目的在于理解而不仅仅是记忆。

糊里糊涂的近义词包括“迷迷糊糊”,这两个词在表达上有相似的含义,都是指一种不清晰、不明了的状态。学生在学习时,可以通过造句来加深对这个词的理解,例如:“他在课堂上糊里糊涂,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这样的句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糊里糊涂”的用法。

总之,“糊里糊涂”不仅是一个形容词,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意义,鼓励他们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勇于提问。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2 17:57
下一篇 2025-02-22 18:06

相关推荐

  • 肉中刺的解释_用法_来源

    【成语意思】:肉中刺: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东西。【成语来源】: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我见了那穷汉,似眼中疔,肉中刺。”【成语拼音】:ròu zhōng cì【成语声母】:RZ

    2025-03-30
    6500
  • 高朋满座的解释_意思_来源

    【成语意思】: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成语来源】:唐·王勃《滕王阁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成语拼音】:gāo péng mǎn

    2025-04-02
    6800
  • 出处殊涂的意思_解释_用法

    【成语意思】:出处殊涂:指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 【成语来源】: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八:“出处殊途,俯仰异容。瞻叹古烈,思迈高踪。” 【成语拼音】:chū chǔ shū tú 【成语声母】:CCST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出处殊涂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

    2025-04-12
    3900
  • 入木三分的意思_解释_拼音

    【成语意思】: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字迹深透木板三分,现多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切。【成语来源】: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汉语国学 2025-03-04
    15100
  • 沉吟不语是什么意思_解释_怎么读

    【成语意思】:沉吟不语:沉默地思量着,不说话。引申为迟疑不决的态度。【成语来源】: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万选听了,沉吟不语。”【成语拼音】:chén yīn

    2025-04-02
    5500
  • 望洋兴叹的解释_用法_来源

    【成语意思】:望洋兴叹: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成语来源】:出自《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汉语国学 2025-04-19
    24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