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龙去脉(详解)

来龙去脉

释义与来源

“来龙去脉”是一个汉语成语,最初用于堪舆学(风水学)中,形容山脉和河流的走势。“来龙”指的是山脉的起伏,而“去脉”则指的是水流的走向。这个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明代的《运甓记》,其中提到“此间前冈有块好地,来龙去脉,靠岭朝山,处处合格”。

比喻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来龙去脉”逐渐被引申为比喻事情的前因后果或整个过程的始末。它强调的是事件发展的顺序和流程,常用于描述复杂事件的详细情况。例如,可以说“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用法与例句

在现代汉语中,“来龙去脉”通常用于以下几种场合:

– 描述事情的完整过程:例如,“请你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

– 强调事件的因果关系:例如,“我们需要了解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

– 在讨论复杂问题时,帮助听众理解背景信息:例如,“在讨论这个政策之前,先了解它的来龙去脉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来龙去脉”不仅是一个描述地理特征的成语,更是一个在日常交流中广泛使用的表达,帮助人们理清事情的脉络和背景。

来龙去脉

来龙去脉的典故

成语“来龙去脉”源于古代风水学,最初用于描述山脉的走势和水流的方向。其字面意思是“来龙”指的是山脉的起点或主峰,而“去脉”则指山脉的延续和去向。这个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明朝,具体出自吾丘瑞的著作《运甓记·牛眠指穴》,其中提到:“此间前冈有块好地,来龙去脉,靠岭朝山,处处合格。”这句话强调了地形的优越性与风水的关系。

典故背景

– 在明代,风水师将山脉比作龙,认为山脉的起伏如同龙的血脉,能够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命运。风水师通过观察山脉的“来龙”和“去脉”来判断一个地方的风水好坏,寻找适合安葬或居住的地点。

– 这个成语后来被引申为比喻事情的前因后果或事情的来龙去脉,强调了解一件事情的完整过程和背景。例如,在讨论某个事件时,人们常常会提到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以便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全貌。

“来龙去脉”不仅是一个风水术语,也成为了日常语言中用来描述事情发展脉络的重要成语。

来龙去脉是什么意思

“来龙去脉”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lái lóng qù mài。其最初的意思是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后来引申为比喻事情的前因后果或发展过程。

释义

本义:最早用于描述山脉的形态,形容山脉的起伏和走向,像龙的血脉一样连贯。

引申义:现多用来比喻事情的来历、发展过程及其前后关系,强调事件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出处

该成语出自明代作家吾丘瑞的作品《运甓记·牛眠指穴》,其中提到:“此间前冈有块好地,来龙去脉,靠岭朝山,处处合格。”这句话强调了地形的优越性与其背后的原因。

用法

“来龙去脉”可以用作主语或宾语,常用于描述事件的整体过程。例如:

– “我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 “你必须在三天内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向我汇报。”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前因后果、有头有尾、一脉相承。

反义词:有始无终、有头无尾。

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中常用于要求对某一事件的详细了解,强调对事情的全面把握。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5 13:33
下一篇 2025-02-15 13:41

相关推荐

  • 信马由缰什么意思

    信马由缰什么意思 成语“信马由缰”(拼音:xìn mǎ yóu jiāng)意指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移动,形容人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这个成语的出处来自清代作家李绿园的小说《歧路灯》,其中提到:“却说王氏是一个昏天黑地的母亲,绍闻是一个信马由缰的儿子。”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一个随意、无主见的状态。 解释: – 字面意思:骑马时不拉缰绳,任马自…

    2025-03-03
    13000
  • 金蝉脱壳是什么意思

    金蝉脱壳是什么意思 “金蝉脱壳”是一个成语,源自于蝉在蜕变过程中脱去外壳的自然现象。其本意是指蝉在成长为成虫时,脱离外壳而飞走,只留下空壳挂在树上。这个成语比喻人们在危机时刻通过巧妙的手段逃脱困境,或是利用假象来迷惑对手,使其无法及时察觉真实情况。 成语的出处与含义 – 出处:成语最早见于元代关汉卿的杂剧《谢天香》中,描述了用计脱身的情景。成语也…

    2025-02-13
    15400
  • 三三四四的解释_用法_来源

    【成语意思】:三三四四:犹言三三两两,形容人数不多。【成语来源】:汉·王延寿《梦赋》:“尔乃三三四四,相随踉踉而历僻。”【成语拼音】:sān sān sì sì【成语声母】:SSS

    汉语国学 2025-04-06
    5500
  • 矫情镇物的释义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矫情镇物:比喻故作镇静,使人无法猜度。【成语来源】:《晋书·谢安传》:“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成语拼音】:jiǎo qíng

    2025-04-25
    600
  • 餐松饮涧的意思_出处_用法

    【成语意思】:餐松饮涧:食松实,饮涧水。指过隐居生活,形容超脱尘俗。 【成语来源】:南朝·梁·沈约《善馆碑》:“达人独往之事,志非易立;餐松饮涧之情,理难轻树。” 【成语拼音】:cān sōng yǐn jiàn 【成语声母】:CSYJ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餐松饮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描述隐居生活或超脱尘俗的状态。 【成语结构】:联合式…

    汉语国学 2025-02-25
    16200
  • 粲花之论的意思_解释_用法

    【成语意思】: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形容人的言论精妙绝伦。 【成语来源】: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粲花之论》:“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之下,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 【成语拼音】:càn huā zhī lùn 【成语声母】:CHZL 【成语年代】:五代成语 【用法分析】:粲花之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

    汉语国学 2025-03-03
    121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