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闲自在(详解)

安闲自在

安闲自在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ān xián zì zài,意思是指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一种无所事事、悠闲自在的状态。这个成语出自明代李贽的《焚书·预约·早晚礼仪》,其中有句云:“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这句话强调了在安静的环境中,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情况的心态。

近义词包括“自由自在”,同样表达了一种轻松、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在使用上,安闲自在可以作为谓语或定语,形容人们的生活状态。例如,退休后的人们常常会感到“安闲自在”,享受生活的宁静与自由。

安闲自在不仅是对一种生活状态的描述,也反映了人们对轻松生活的向往。

安闲自在

表达闲适和惬意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表达闲适和惬意的诗句: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饮酒》

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枫桥夜泊》

3.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 王维《山居秋暝》

4. “一壶浊酒逐清风,千古事迹任浮沉。” — 现代诗句

5.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王维《山居秋暝》

这些诗句都传达了宁静、闲适的意境,希望你喜欢!

清闲自在最佳下联

清闲自在的下联可以有多种选择,以下是一些合适的下联建议:

悠然自得:这个下联强调了在清闲状态下的内心满足与快乐,形成了与“清闲自在”相辅相成的意境。

心境如水:此下联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和“清闲自在”相呼应,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安宁。

自在如风:这个下联形象地描绘了自由自在的状态,和“清闲自在”形成了良好的对仗,突出了轻松与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淡泊明志:此下联强调了淡泊名利的心态,与“清闲自在”相得益彰,体现了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这些下联不仅与“清闲自在”在字数和意境上相匹配,还能进一步丰富其内涵,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7 18:19
下一篇 2025-02-17 18:27

相关推荐

  • 近乡情怯的释义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近乡情怯,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成语来源】:唐·宋之问《渡汉江》:

    2025-03-22
    10100
  • 冰解冻释的意思_解释_拼音

    【成语意思】:冰解冻释:如同冰冻融化一般。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成语来源】:出自《庄子·庚桑楚》:“是乃所谓冰解冻释者能乎?”【成语拼音】:bīng jiě dòng shì【成语

    汉语国学 2025-03-01
    12900
  • 相得益彰是什么意思

    相得益彰是什么意思 成语“相得益彰”(拼音:xiāng dé yì zhāng)指的是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得双方的能力、作用和好处能够得到充分展示。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可以拆解为: – 相得:互相配合、映衬; – 益:更加; – 彰:显著。 “相得益彰”强调的是通过合作或配合,彼此的优点和长处得以更加明显地展现出来。…

    2025-02-15
    16100
  • 藏诸名山的意思_解释_拼音

    【成语意思】:藏诸名山: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比喻著述极具价值,能流传后世。【成语来源】: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

    汉语国学 2025-03-05
    9700
  • 置之不理的置是什么意思

    置之不理的置是什么意思 “置之不理”这个成语中的“置”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 1. 基本含义:在这个成语中,“置”字的意思是“放置”或“放在一边”。它表示将某事物放在一旁,不去关注或理睬。 2. 成语解释:整个成语“置之不理”的意思是“把它放在一边,不去理睬”。其中,“之”是代词,指代某个事物;“理”则是指理睬或关注。整个成语可以理解为对某事物不予理…

    2025-02-28
    13700
  • 问十道百的解释_用法_来源

    【成语意思】:问十道百:犹言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成语来源】: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只是口嘴快些,凡向人前,说成篇,道成溜,问一答十。”【成语拼音

    2025-03-16
    92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