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箭伤人(详解)

暗箭伤人

成语“暗箭伤人”拼音为àn jiàn shāng rén,字面意思是指在暗中放冷箭伤害别人。这个成语比喻暗中进行伤人的行为或使用阴险的手段来打击他人。

成语的来源与解释

“暗箭伤人”最早出自宋代刘炎的《迩言》,其中提到:“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这句话强调了暗中伤害他人的行为所带来的深刻怨恨和痛苦。

该成语的结构为主谓式,通常在句中作谓语或定语,含有贬义,形容在背地里使用手段伤害他人。与之相关的近义词包括“冷箭伤人”、“含沙射影”、“笑里藏刀”等,而反义词则有“光明正大”、“明火执杖”等。

使用示例

在日常用语中,“暗箭伤人”常用于描述那些表面上看似友好,实际上却在暗中进行攻击或中伤的人。例如:

– “他向来行事光明正大,从不暗箭伤人。”

– “在职场上,得小心那些暗箭伤人的同事。”

“暗箭伤人”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提醒人们警惕那些在背后使用阴险手段的人。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也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暗箭伤人

暗箭伤人是什么意思

成语“暗箭伤人”指的是在暗中用阴险的手段伤害他人,通常比喻那些不光明正大、暗中进行的伤人行为或诡计。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暗中射箭伤害别人”,强调了其隐蔽性和恶意。

出处:该成语最早出自宋代刘炎的《迩言》,其中有句云:“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暗箭的伤害程度及其隐蔽性。

用法:在句中,“暗箭伤人”一般作谓语或定语,含有贬义,形容在背后用手段伤害他人。例如,可以说“他总是在背后暗箭伤人,令人防不胜防。”。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冷箭伤人、笑里藏刀、暗箭中人

– 反义词:光明正大、明火执杖、襟怀坦荡。

总之,“暗箭伤人”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那些阴险手段和背后伤害行为的警示,提醒人们要警惕身边的潜在威胁。

暗箭伤人是什么行为

暗箭伤人是一种比喻性表达,指的是在暗中用阴险的手段伤害他人。这种行为通常隐蔽且不易被察觉,类似于在暗处射箭攻击目标,因而得名。

成语来源

成语“暗箭伤人”最早出自宋代刘炎的《迩言》,其中提到:“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这句话强调了暗中伤害他人所带来的深刻怨恨和痛苦。

行为特征

暗箭伤人的行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隐蔽性:施害者在暗中进行,不易被他人发现。

阴险性:使用诡计或手段来伤害他人,往往不直接面对受害者。

恶意:这种行为通常带有明显的恶意,旨在损害他人的利益或名誉。

相关表达

与“暗箭伤人”相关的表达还有“含沙射影”,同样指通过隐晦的方式进行中伤或攻击。这些成语都反映了在社会交往中,某些人可能采取不光明正大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暗箭伤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潜在的敌意。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4-01 17:54
下一篇 2025-04-01 17:59

相关推荐

  • 不郎不秀的意思_出处_用法

    【成语意思】:不郎不秀,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没出息。 【成语来源】: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沈尤之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成语拼音】:bù láng bù xiù 【成语声母】:BLBX 【成语年代】:明代成语 【用法分析】:不郎不秀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人没有发展前途。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

    汉语国学 2025-03-10
    8000
  • 戴高帽儿的意思_解释_近义词

    【成语意思】:戴高帽儿:比喻吹捧、恭维别人。 【成语来源】: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7回:“老夫闻说此处最喜奉承,北边俗语叫作‘爱戴高帽子’。” 【成语拼音】:dài gāo mào ér 【成语声母】:DGME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用法分析】:戴高帽儿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

    2025-03-11
    8500
  • 玉石俱焚什么意思

    玉石俱焚什么意思 “玉石俱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yù shí jù fén”。其字面意思是美玉和石头一同被烧毁,通常用来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成语释义 – 字义解析: – 玉:指美玉,象征珍贵和美好。 – 石:指普通的石头,象征平常和低贱。 – 俱:表示全部、都。 – 焚:表示烧毁。 “玉…

    2025-02-20
    12200
  • 博通经籍的意思_解释_近义词

    【成语意思】:博通经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成语来源】:《后汉书·马融传》:“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成语拼音】:bó tōng jīng jí 【成语声母】:BTJJ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博通经籍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常形容学识渊博的人。…

    汉语国学 2025-04-09
    2100
  • 大公无私的意思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一心为公,毫无个人打算。 【成语来源】:出自《管子·形势解》,比喻一心为公,毫无私心。 【成语拼音】:dà gōng wú sī 【成语声母】:DGWS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大公无私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常用于歌颂人的品德。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

    汉语国学 2025-02-24
    10600
  • 恶衣菲食的解释_意思_来源

    【成语意思】:恶衣菲食: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形容生活俭朴。【成语来源】:出自《梁书·太祖张皇后等传序》:“高祖拨乱反正,深鉴奢逸,恶衣菲食,务先节俭。”【成语拼音】:è yī fē

    2025-04-10
    18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