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息敛声(详解)

屏息敛声

“屏息敛声”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ǐng xī liǎn shēng”。其意思是控制住自己的呼吸和声音,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某种情况下表现得小心翼翼、专注或畏惧的样子。

成语解释

含义:屏息敛声指的是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人们在紧张、害怕或专注时的状态。这个成语与“敛声屏息”意思相近,都是用来描述一种安静、集中注意力的情境。

用法:该成语可以用作谓语、宾语或状语,常用于描写人们在某种情境下的反应。例如,在观看表演或听取重要讲话时,观众可能会“屏息敛声”,以示对表演者或讲者的尊重和关注。

例句

– 在某些场合,所有的观众都屏息敛声,专注地关注着舞台上的表演。

– 当听到突发的声音时,几人立刻意识到了不对,均屏息敛声地注视着远处的动静。

总之,“屏息敛声”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声音和呼吸的成语,更是反映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反应。

屏息敛声

屏息敛声的造句

“在那紧张的时刻,大家都屏息敛声,生怕打扰到正在进行的比赛。”

屏息敛声眼花缭乱

“屏息敛声”和“眼花缭乱”是两个常用的成语,常用于形容特定的情境和感受。

屏息敛声

定义: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暂时抑制呼吸和声音,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紧张、期待或惊讶的情况下,因专注而不敢发出声音。它传达了一种静谧而紧张的氛围。

用法示例:在观看精彩表演时,观众们常常会“屏息敛声”,以便更好地欣赏表演的每一个细节。例如,在跳水比赛中,观众们在运动员起跳的瞬间,都会屏息以待,期待着精彩的表现。

眼花缭乱

定义:这个成语形容眼睛看到纷繁复杂的事物而感到迷乱,通常用于描述视觉上的冲击或过度的信息量,导致人们难以集中注意力。

用法示例:在某些场合,如大型演出或展览中,观众可能会因为看到太多绚丽的色彩和复杂的动作而感到“眼花缭乱”。例如,在一场精彩的舞蹈表演中,观众可能会因为舞者的快速变换和华丽的服装而感到目不暇接。

结合使用

这两个成语常常可以结合使用,以描绘一种强烈的视觉和情感体验。例如,在描述一场精彩的跳水比赛时,可以说:“观众们屏息敛声,眼花缭乱地注视着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这种表达不仅传达了观众的紧张与期待,也强调了表演的精彩程度,使得整体氛围更加生动。

通过这些成语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6 09:09
下一篇 2025-02-16 09:17

相关推荐

  • 一举两得的举是什么意思

    一举两得的举是什么意思 “一举两得”这个成语中的“举”字,主要指的是“做事”或“行动”的意思。“一举”可以理解为“做一件事情”,而“两得”则表示通过这件事情可以获得两个方面的好处。 成语解释 – 拼音:yī jǔ liǎng dé – 释义:做一件事同时得到两方面的好处。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通过一次行动,能够实现双重的收益。 出处与背景 …

    2025-02-18
    1400
  • 祸起萧墙的意思

    祸起萧墙的意思 “祸起萧墙”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灾祸或变乱发生在内部,通常用来比喻内部的纷争或矛盾引发的灾难。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论语·季氏》中的一段话,孔子提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认为季孙的忧虑并不在于外部的小国颛臾,而是在于内部的权力斗争。 萧墙的含义:萧墙原指古代宫室内的屏障墙,起到隔离内外的作用…

    2025-02-16
    2000
  • 投笔从戎(详解)

    投笔从戎 投笔从戎是一个源自东汉时期的成语,意指文人放弃文化工作,投身军旅,以报效国家。这个成语的典故主要与班超的故事有关。 班超的背景 班超(字仲升),出生于东汉时期的扶风郡(今陕西咸阳),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他的家庭背景使他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由于家境贫寒,班超不得不为官府抄写文书以维持生计。尽管如此,他心中始终怀有远大的志向,希望能像傅介子和张…

    2025-02-15
    1800
  • 婀娜的意思

    婀娜的意思 婀娜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ē nuó,亦作“妸娜”。这个词主要用来形容女子的姿态轻盈柔美,或是柳枝等较为纤细的植物体态优美,亭亭玉立。它传达了一种优雅和柔美的感觉,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绘女性的美丽和优雅姿态。 主要含义: – 形容女子:婀娜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身姿优雅,轻盈柔美,给人一种柔和的美感。 – 形容植物:也可以形容柳…

    2025-02-19
    800
  • 无济于事的意思是什么

    无济于事的意思是什么 无济于事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wú jì yú shì。其意思是指对事情没有任何帮助或益处,通常用来比喻某种努力或措施无法解决问题。 释义: – 济:有益、帮助。 – 无济于事:即没有帮助于事情,表示所做的努力或采取的措施对解决问题没有效果。 出处: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清代文学作品,如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和…

    2025-02-16
    2100
  • 愁红惨绿(详解)

    愁红惨绿 愁红惨绿的含义与出处 愁红惨绿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chóu hóng cǎn lǜ,其意思是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常用来表达对身世凄凉的感情。这个成语的构成中,“愁红”指的是凋零的红花,而“惨绿”则指的是枯萎的绿叶,整体上描绘了一种悲伤和凄凉的景象。 成语出处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宋代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柳永的词作《定风波》中有句:“自春来,…

    2025-02-18
    19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