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有名(详解)

赫赫有名

赫赫有名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hè hè yǒu míng,意指声名显赫、非常著名。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其原文为“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形容一个人的名声广为人知,受到众人的瞩目和尊重。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大名鼎鼎、举世闻名、扬名天下

反义词:默默无闻、不见经传

成语用法

赫赫有名通常用作谓语或定语,含有褒义。例如,可以说“他在艺术界赫赫有名”,表示他在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成语典故

在西汉时期,有一位名叫何武的刺史,以仁厚著称,喜欢推荐有才能的人。他反对任人唯亲,通常采用公开公证的方式选拔下属,因此选拔的人大多没有赫赫的名声与靠山。这一典故反映了成语的来源和意义,强调了声名的重要性。

总之,赫赫有名不仅是一个描述声誉的成语,也承载了对名声和成就的深刻理解。

赫赫有名

赫赫有名下一句

“赫赫有名”的下一句常见的对仗句是“岂不如雷贯耳”。这句话的意思是,既然已经赫赫有名,那么就不如让人听到如雷贯耳的声势,强调声名的显赫程度。

“赫赫有名”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声名非常显赫,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其意为显著盛大的样子,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名声非常大。

赫赫有名比喻什么人

“赫赫有名”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声名显赫、广为人知的人。它的字面意思是“显著盛大的样子”,强调一个人的名声非常显著,通常指在某个领域或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人物。

具体含义

声名显赫: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名声非常大,几乎人人皆知,常常用于描述那些在历史、文化、艺术、政治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人。例如,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著名的科学家、政治领袖等都可以被称为“赫赫有名”。

社会影响力:除了名声,赫赫有名的人通常还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的言行举止可能会对公众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关成语:与“赫赫有名”相似的成语还有“大名鼎鼎”、“举世闻名”、“家喻户晓”等,这些成语同样用来形容名声极大的个人或事物。

赫赫有名比喻的是那些在某一领域或社会中享有极高声誉和影响力的人。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2 13:54
下一篇 2025-02-22 13:59

相关推荐

  • 名正言顺(详解)

    名正言顺 名正言顺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míng zhèng yán shùn。其基本含义是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用于形容做某事的名义正当,理由充分。 成语的来源与解释 – 来源:该成语出自《论语·子路》,孔子曾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名分不正,所说的话就不合道理,进而影响事情的成功与否。 –…

    2025-02-17
    2400
  •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的意思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蝮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在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以照顾全局。【成语来源】:语本《史记·田儋

    2025-02-22
    800
  • 髀肉复生(详解)

    髀肉复生 成语“髀肉复生”的来源与含义 来源 成语“髀肉复生”源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讲述了东汉末年著名人物刘备的故事。刘备在与曹操的战争中失利后,投奔了刘表。在一次宴会上,刘备因长时间未骑马,发现自己大腿上的肉又长了起来,感慨时光飞逝,自己尚未实现复兴汉室的理想,因而潸然泪下。这一情景反映了他对虚度光阴的深刻反思和对未完成事业的忧虑。 释义 “髀肉复…

    2025-02-22
    700
  • 锋芒毕露的拼音

    锋芒毕露的拼音 锋芒毕露的拼音是 fēng máng bì lù。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表现得非常突出,喜欢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锋芒毕露lu还是lou “锋芒毕露”中的“露”字的读音为“lù”。这个成语的完整拼音是“fēng máng bì lù”,意思是指人的才干和锐气完全显露出来,通常用来形容人好表现自己,带有一定…

    2025-02-22
    700
  • 借水行舟(详解)

    借水行舟 借水行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jiè shuǐ xíng zhōu,意思是指趁势行事,利用外部条件或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清代作家石玉昆的小说《三侠五义》,其中有一句话提到:“我家老爷是个清官,并无许多银两,又说小人借水行舟,希图这三百两银子,将我打了二十板子。”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借助外力来实现个人利益的含义。 成语的用法…

    2025-02-17
    2600
  • 侃侃而(详解)

    侃侃而 “侃侃而谈”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kǎn kǎn ér tán,意指说话时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乡党》,描述了孔子在与下大夫交谈时的从容态度,体现了他在不同场合下的言行举止。 成语的来源与含义 – 来源:成语“侃侃而谈”源于《论语》,其中提到孔子在朝廷上与下大夫交谈时,表现得十分从容,毫无顾忌。与上大夫交谈时则显得谦…

    2025-02-13
    37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