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不武的意思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既不能文,又不能武;用以讽刺人无能。【成语拼音】:bù wén bù wǔ【成语声母】:BWBW【成语年代】:唐代成语【用法分析】:不文不武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和

【成语意思】:既不能文,又不能武;用以讽刺人无能。

不文不武

【成语拼音】:bù wén bù wǔ

【成语声母】:BWBW

【成语年代】:唐代成语

【用法分析】:不文不武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形容人缺乏才能。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褒贬解析】:贬义成语

【不文不武的近义词】:无能无力

【成语来源】:唐·韩愈《泷吏》诗:“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得无虱其间,不文亦不武。”

【成语接龙】:

不文不武 → 武不胜文 → 文不对题 → 题名造册 → 册封万户 → 户枢不蠹 → 蠹鱼之害 → 害人之心 → 心心相印 → 印证无疑 → 疑神疑鬼 → 鬼斧神工 → 工欲善其事 → 事半功倍 → 倍道而行 → 行尸走肉 → 肉中刺 → 刺股悬梁 → 梁上君子 → 子虚乌有 → 有口皆碑 → 碑文刻石 → 石破天惊 → 惊天动地 → 地久天长 → 长驱直入 → 入木三分 → 分道扬镳 → 镳声四起 → 起死回生 → 生龙活虎 → 虎头蛇尾 → 尾大不掉 → 掉以轻心 → 心如止水 → 水落石出 → 出类拔萃 → 萃英俊秀 → 秀外慧中 → 中庸之道 → 道听途说 → 说一不二 → 二话不说 → 说曹操曹操到 → 到此为止 → 止于至善 → 善始善终 → 终南捷径 → 径情直行 → 行云流水 → 水涨船高 → 高山流水 → 流芳百世 → 世外桃源 → 源远流长 → 长篇大论 → 论功行赏 → 赏心悦目 → 目无全牛 → 牛刀小试 → 试才录用 → 用心良苦 → 苦口婆心 → 心急如焚 → 焚膏继晷 → 晷刻不怠 → 怠惰无为 → 为所欲为 → 为非作歹 → 歹徒横行 → 行尸走肉 → 肉中刺 → 刺股悬梁 → 梁上君子 → 子虚乌有 → 有口皆碑 → 碑文刻石 → 石破天惊 → 惊天动地 → 地久天长 → 长驱直入 → 入木三分 → 分道扬镳 → 镳声四起 → 起死回生 → 生龙活虎 → 虎头蛇尾 → 尾大不掉 → 掉以轻心 → 心如止水 → 水落石出 → 出类拔萃 → 萃英俊秀 → 秀外慧中 → 中庸之道 → 道听途说 → 说一不二 → 二话不说 → 说曹操曹操到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3 09:14
下一篇 2025-02-23 09:21

相关推荐

  • 操之过急(详解)

    操之过急 “操之过急”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时过于急躁,急于求成。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原文为:“遂要崤阸,以败秦师,匹马觭轮无反者,操之急也”。 成语的构成与用法 – 构成:该成语的构词方式为主谓式,通常在句中作谓语或宾语,含有贬义,常用于劝诫他人不要鲁莽行事。 – 近义词:与“操之过急…

    2025-02-19
    14700
  • 五花大绑的解释_用法_来源

    【成语意思】:五花大绑:用绳索将人捆绑的方式,通常指捆得非常结实。【成语来源】: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二:“顺着捆来横着绑,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成语拼音】:wǔ huā d

    汉语国学 2025-04-13
    3300
  • 话里藏阄的释义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话里藏阄:指在言辞中隐藏着某种意思或暗示,意味着说话者有意隐瞒真相或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成语来源】:《水浒传》第三七回:“宋江不晓得梢公话里藏阄,在船舱里悄悄的和两个

    2025-04-06
    4700
  • 不逞之徒的意思_解释_拼音

    【成语意思】:不逞之徒: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成语来源】: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年》:“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汉语国学 2025-03-11
    8000
  • 黄麻紫泥的释义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黄麻紫泥:皇帝的文告,用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故称。【成语来源】:明·邵璨《香囊记·褒封》:“圣明朝褒功尚贤,黄麻紫泥丹凤传,仙槎使节来九天。”【成语拼音】:huá

    2025-03-25
    5900
  • 义薄云天的意思_解释_拼音

    【成语意思】:义薄云天:形容某个人非常有情有义,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成语来源】:南朝·宋·沈约《宋书·谢灵运传》:“屈平、宋玉,导清源于前,贾谊、相

    汉语国学 2025-03-07
    112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