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患无辞的意思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何患无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用于形容坏人无端捏造罪名,诬陷好人。【成语来源】: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成语意思】:何患无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用于形容坏人无端捏造罪名,诬陷好人。

何患无辞

【成语来源】: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成语拼音】:hé huàn wú cí

【成语声母】:HHWC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何患无辞作宾语、定语;常与“欲加之罪”连用,适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通常用于批评或揭露不公正的行为。

【何患无辞的近义词】:欲加之罪、无中生有、捏造罪名

【何患无辞的反义词】:不攻自破、无可奈何

【成语例子】:在官场上,常常有人利用权力,随意捏造罪名,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令人痛心。

【成语接龙】:

何患无辞 → 辞穷理屈 → 屈指可数 → 数见不鲜 → 鲜衣怒马 → 马到成功 → 功成名就 → 就事论事 → 事半功倍 → 倍受瞩目 → 目无全牛 → 牛刀小试 → 试才录用 → 用心良苦 → 苦心孤诣 → 誣人之罪 → 罪不容诛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3 12:57
下一篇 2025-02-23 13:03

相关推荐

  • 公报私仇的意思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成语来源】: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汪知县公报私仇,借家人卢才的假人命,装在我名下,要加小的死罪。”【成语拼音】:gōng bào

    2025-02-23
    300
  • 穷兵黩武的读音

    穷兵黩武的读音 穷兵黩武的读音为 qióng bīng dú wǔ。这个成语的拼音可以分解为: – 穷 (qióng) – 兵 (bīng) – 黩 (dú) – 武 (wǔ) 该成语的意思是指竭尽所有的兵力,随意发动战争,形容极其好战的行为。 厉兵秣马怎么读 “厉兵秣马”的拼音为 lì bīng mò mǎ。…

    2025-02-18
    3000
  • 擎天之柱(详解)

    擎天之柱 擎天之柱的定义与来源 擎天之柱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qíng tiān zhī zhù,字面意思是“能托住天空的大柱子”。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昆仑山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天空,因此“擎天之柱”常用来比喻能够承担重大责任的人或事物。 成语的出处 – 出处:该成语最早见于宋代张君房的《云笈七签》,其中提到“擎天之柱著功勋,包罗大海佐明…

    2025-02-19
    2200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详解)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其意思是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就无法继续存在。“皮”代表事物的根本或基础,而“毛”则是依附于这个基础的部分或细节。如果基础不存在,依附于其上的部分也将无处依附,无法生存。 成语的来源与背景 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与春秋时期的晋国有关。当时,晋惠公背弃了对秦国的承诺,拒绝割让城池以回报秦国的帮助。…

    2025-02-19
    2000
  • 繁荣昌盛(详解)

    繁荣昌盛 繁荣昌盛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fán róng chāng shèng,意指国家或事业兴旺发达,欣欣向荣。这个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魏文新帝曹丕新置繁昌县时的引语,强调了人神共治、国家繁荣的理念。 成语解释 – 含义:繁荣指兴旺发达,昌盛同样表示兴旺。整体上,繁荣昌盛形容一个国家或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欣欣向荣的状态。 – 示例:…

    2025-02-12
    6300
  • 以逸待劳是什么意思

    以逸待劳是什么意思 以逸待劳是一个源自《孙子兵法》的成语,意指在战争中采取守势,充分准备,养精蓄锐,待敌人疲惫时再出击。其基本含义是通过不主动出击,而是让敌人主动进攻,从而在敌人疲劳、士气低落时给予迎头痛击。 成语解析 – 字面意思: – “逸”指安闲、休息; – “劳”指疲劳、劳累。 整体意思是通过保持自身的安逸状态,等…

    2025-02-17
    27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