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唇焦口燥: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或形容非常干渴。
【成语来源】: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成语拼音】:chún jiāo kǒu zào
【成语声母】:CJKZ
【成语年代】:唐代成语
【用法分析】:唇焦口燥可作谓语、状语;用于形容费尽口舌的情境。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唇焦口燥的近义词】:口干舌燥、舌敝唇焦
【唇焦口燥的反义词】:一言不发
【成语例子】:他说得唇焦口燥,可是没多少人能听懂。
【成语接龙】:
唇焦口燥 → 燥荻枯柴 → 柴立不阿 → 阿猫阿狗 → 狗急跳墙 → 墙花路草 → 草船借箭 → 箭穿雁嘴 → 嘴多舌长 → 长风破浪 → 浪声浪气 → 气吞山河 → 河东狮吼 → 吼天喊地 → 地地道道 → 道听途说 → 说到做到 → 到处碰壁 → 壁间蛇影 → 影影绰绰 → 绰约多姿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