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芥蒂的意思_出处_用法

【成语意思】:不存芥蒂: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成语来源】: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

【成语拼音】:bù cún jiè dì

【成语声母】:BCJD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不存芥蒂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人际关系融洽,没有心结。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不存芥蒂的近义词】:宽宏大量、心平气和

【不存芥蒂的反义词】:心存芥蒂、结怨成仇

【成语例子】:他一向是心里不存芥蒂的,和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

【成语接龙】:

不存芥蒂 → 蒂固根深 → 深根固蒂 → 蒂芥相连 → 连绵不绝 → 绝处逢生 → 生龙活虎 → 虎头蛇尾 → 尾大不掉 → 掉以轻心 → 心心相印 → 印证无疑 → 疑神疑鬼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5
下一篇 2025-02-25

相关推荐

  • 有口难开(详解)

    有口难开 成语有口难开(拼音:yǒu kǒu nán kāi)指的是在某种情况下,虽然有话想说,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害怕得罪他人、担心承担责任等),而不便或不敢开口表达。这一成语出自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具体出处为:“如今我们来拿你去见阎罗王,只教你有口难开”。 成语的解释与用法 – 解释:有话不便开口说或不敢说。 – 用法:可以作…

    汉语国学 2025-02-18
    3300
  • 捶胸顿足什么意思

    捶胸顿足什么意思 捶胸顿足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因悲痛、懊悔或焦急而表现出的情绪状态。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用拳头敲打自己的胸部,同时跺脚,表达出一种极度的悲伤或懊恼。 成语解释 – 捶:敲打。 – 顿:跺。 – 足:脚。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对自己愚蠢行为或失去机会的后悔和懊悔之情。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来描绘角色在遭…

    2025-02-16
    3500
  • 胸无大志是什么意思

    胸无大志是什么意思 成语“胸无大志”的意思是心中没有远大的志向。这个成语的拼音为“xiōng wú dà zhì”,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缺乏抱负和志向的人,带有一定的贬义。 出处 “胸无大志”出自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具体引用为:“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这句话强调了缺乏志向的人在关键时刻的犹豫和无所作为。 用法 该…

    2025-02-16
    3600
  • 合二为一(详解)

    合二为一 合二为一的解释与来源 成语解释 “合二为一”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hé èr wéi yī,意指将两个事物合并为一个整体。这一成语强调了统一和整合的概念,常用于描述将两个部分或元素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出处 该成语出自清代袁枚的作品《新齐谐·佟觭角》,其中有句子提到:“一人劈面来,急走如飞,势甚猛,傅不及避,两胸相撞,竟与己身合二为一。”这句话形象地…

    2025-02-22
    1900
  • 事过境迁(详解)

    事过境迁 事过境迁的释义与用法 释义 “事过境迁”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shì guò jìng qiān,意思是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发生了变化。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事件的结束和随之而来的环境变化,通常用来表达对过去事情的淡忘或不再在意。 出处 该成语出自清代作家颐琐的小说《黄绣球》,原文为:“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这句话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

    2025-02-21
    3100
  • 应声虫(详解)

    应声虫 应声虫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传说的概念,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缺乏主见、随声附和他人的人。根据传说,应声虫是一种寄生虫,栖息在人的肚子里,宿主每当发出声音时,肚子里的虫子就会模仿其声音,并且声音会逐渐增大。这种现象在古代被视为一种怪病,患者通过朗读《本草纲目》等药物名来寻找能够治愈应声虫的药物,最终发现“雷丸”可以有效治疗这一病症。 在现代汉语中,“应声虫”不…

    2025-02-19
    26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