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不打自招:原指没有用刑就自我招供。现比喻无意中透露自己的过失或心计。
【成语来源】: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四:“刘爷看了书吏所录口词,再要拷问,三人都不打自招。”
【成语拼音】:bù dǎ zì zhāo
【成语声母】:BDZZ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不打自招作谓语、定语;一般用于书面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褒贬解析】:贬义成语
【不打自招的近义词】:欲盖弥彰、图穷匕见、供认不讳
【不打自招的反义词】:屈打成招、居心叵测
【成语例子】:在辩论中,他的言辞虽然巧妙,但最终还是不打自招,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意图。
【成语接龙】:
不打自招 → 招摇过市 → 市井小民 → 民不聊生 → 生龙活虎 → 虎头蛇尾 → 尾大不掉 → 掉以轻心 → 心心相印 → 印证无疑 → 疑神疑鬼 → 鬼斧神工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