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伪行诈的意思_解释_拼音

【成语意思】:乘伪行诈:利用虚假的手段进行欺骗。【成语来源】:汉·刘向《列女传·母仪》:“夫伐功施劳,鲜能布仁;乘伪行诈,莫能久长。”【成语拼音】:chéng wěi xíng z

【成语意思】:乘伪行诈:利用虚假的手段进行欺骗。

乘伪行诈

【成语来源】:汉·刘向《列女传·母仪》:“夫伐功施劳,鲜能布仁;乘伪行诈,莫能久长。”

【成语拼音】:chéng wěi xíng zhà

【成语声母】:CWXZ

【成语年代】:汉代成语

【用法分析】:乘伪行诈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乘伪行诈的近义词】:弄虚作假、欺骗

【乘伪行诈的反义词】:诚实守信

【成语例子】:在商业竞争中,乘伪行诈的行为不仅不光彩,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成语接龙】:

乘伪行诈 → 诈取豪夺 → 夺人所爱 → 爱屋及乌 → 乌合之众 → 众志成城 → 城门失火 → 火上加油 → 油腔滑调 → 调兵遣将 → 将心比心 → 心心相印 → 印证事实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4-08 08:35
下一篇 2025-04-08 08:40

相关推荐

  • 狐鸣狗盗的释义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狐鸣狗盗:指作恶偷盗之徒,旧时统治者对造反者的贬称。【成语来源】:《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2025-03-19
    6000
  • 呼之欲出是什么意思

    呼之欲出是什么意思 “呼之欲出”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ū zhī yù chū。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仿佛只要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它通常用来形容艺术作品(如绘画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非常生动、栩栩如生。 成语来源 “呼之欲出”出自宋代苏轼的《郭忠恕画赞序》,其中提到:“恕先在焉,呼之或出。”这句话强调了画作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

    2025-02-20
    11600
  • 负老携幼的解释_意思_来源

    【成语意思】:负老携幼:背着老人,带着孩子。形容百姓全体出动,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成语来源】:汉·赵晔《吴越春秋·吴太伯传》:“邠人父子兄弟相帅负老携幼揭釜甑而归。”【成语拼音】

    汉语国学 2025-03-15
    6300
  • 避实就虚的意思_解释_用法

    【成语意思】:避实就虚: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现也指在处理事务时,先找容易突破的地方着手,或谈论问题时回避要害。 【成语来源】:春秋·孙武《孙子·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成语拼音】:bì shí jiù xū 【成语声母】:BSJX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避实就虚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和策略方面。 【成语结构…

    汉语国学 2025-03-04
    9400
  • 若隐若显(详解)

    若隐若显 若隐若显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ruò yǐn ruò xiǎn,其意思是好像隐藏不露,又好像显现出来,形容事物的状态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赵佶的《宣和画谱·山水三》,其中描述了艺术作品中模糊而又引人遐想的景象。 在使用上,若隐若显常用来形容事物的状态不明确,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例如,月亮在云层间若隐若现,使得夜晚的景色显得更加迷…

    2025-02-21
    12800
  • 不擒二毛的意思_解释_用法

    【成语意思】:不擒二毛: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意指不捕获年长的人。 【成语来源】: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宋襄公曰:‘君子不受伤,不擒二毛。’” 【成语拼音】:bù qín èr máo 【成语声母】:BQEM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不擒二毛可作谓语、宾语,常用于书面语,强调对年长者的尊重和仁义。 【成语结…

    汉语国学 2025-03-14
    74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