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避君三舍:指主动退让和回避,表示不与对方发生冲突。
【成语来源】:《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成语拼音】:bì jūn sān shè
【成语声母】:BJSS
【成语年代】:先秦成语
【用法分析】:避君三舍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述礼让或回避的情境。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避君三舍的近义词】:退避三舍
【避君三舍的反义词】:针锋相对
【成语例子】:放子一头嗟我老,避君三舍与之平。(宋·刘克庄《题蔡炷主簿诗卷》)
【成语接龙】:
避君三舍 → 舍己为公 → 公私分明 → 明察秋毫 → 毫不犹豫 → 豫章故郡 → 郡县制 → 制胜之道 → 道听途说 → 说一不二 → 二话不说 → 说曹操曹操到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