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拖竖拉的释义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横拖竖拉:犹横拖倒拽,指用暴力强拖硬拉。【成语来源】:陆文夫《荣誉》:“可是文教委员是个大块头,打篮球的一等好手,横拖竖拉地就把方巧珍顶到大礼堂门口。”【成语拼音】:

【成语意思】:横拖竖拉:犹横拖倒拽,指用暴力强拖硬拉。

横拖竖拉

【成语来源】:陆文夫《荣誉》:“可是文教委员是个大块头,打篮球的一等好手,横拖竖拉地就把方巧珍顶到大礼堂门口。”

【成语拼音】:héng tuō shù lā

【成语声母】:HTSL

【成语年代】:现代成语

【用法分析】:横拖竖拉作定语、状语;用于形容人的行动,通常带有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褒贬解析】:贬义成语

【横拖竖拉的近义词】:横拖倒拽、横拖倒扯

【横拖竖拉的反义词】:积极主动、主动出击

【成语例子】:在比赛中,他总是横拖竖拉,导致队友们无法发挥出最佳水平。

【成语接龙】:

横拖竖拉 → 拉闲散闷 → 闷闷不乐 → 乐道忘饥 → 饥寒交迫 → 迫不及待 → 待字闺中 → 中流砥柱 → 柱石之坚 → 坚如磐石 → 石破天惊 → 惊天动地 → 地久天长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4-03 11:30
下一篇 2025-04-03 11:39

相关推荐

  • 连中三元(详解)

    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是一个源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术语,指的是考生在乡试、会试和殿试这三次考试中均获得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和“状元”。这一荣誉的获得极为困难,历史上仅有17人实现了这一成就。 连中三元的历史背景 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科举制度始于隋唐,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考试体系。考生首先在地方参…

    2025-03-05
    10600
  • 申冤吐气的意思_出处_用法

    【成语意思】:申冤吐气:洗雪冤屈,发泄怨恨。 【成语来源】:具体出处不详,但多用于描述冤屈得以平反的场合。 【成语拼音】:shēn yuān tǔ qì 【成语声母】:SYTQ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申冤吐气作主语、宾语或状语;常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描述个人或群体在受到冤屈时寻求公正的行为。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

    汉语国学 2025-03-25
    3000
  •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是什么意思_解释_怎么读

    【成语意思】:仇人相见,分外眼睁:指敌对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格外警觉和敏感。【成语来源】: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相公所见极是明理;只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睁,这几

    2025-03-07
    7600
  • 肤见謭识的解释_意思_来源

    【成语意思】:肤见谭识:肤见指浅薄的见识,谭识则是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整体意指见识浅薄,理解肤浅。【成语来源】:明·李东阳《琼台吟稿》序:“彼肤见谭识,管窥蠡测,岂复能尽其妙哉?”

    汉语国学 2025-03-26
    3300
  • 一泻千里的意思_出处_用法

    【成语意思】: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速极快,流得又远。比喻文笔奔放畅达,或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成语来源】: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 【成语拼音】:yī xiè qiān lǐ 【成语声母】:YXQL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一泻千里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常形容速度快或气势奔放。 【成…

    汉语国学 2025-03-07
    8200
  • 国中之国(详解)

    国中之国 国中之国是指一个国家的领土完全被另一个国家的领土所包围的情况。这种地理现象在世界上相对少见,通常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符合这一条件。 世界上的国中之国 目前公认的国中之国有以下几个: – 莱索托:位于南非境内,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中之国,国土面积约为30,355平方公里。莱索托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地形多山,气候属于亚热带草原气候。 &#82…

    2025-03-10
    77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