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云托月的释义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烘云托月:烘:渲染;托:衬托。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成语来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

【成语意思】:烘云托月:烘:渲染;托:衬托。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

烘云托月

【成语来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

【成语拼音】:hōng yún tuō yuè

【成语声母】:HYTY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烘云托月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文学艺术等方面。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烘云托月的近义词】:渲染、烘托

【烘云托月的反义词】:开门见山、喧宾夺主

【成语例子】:这位老画家善于用烘云托月的笔法描画山水。

【成语接龙】:

烘云托月 → 月落乌啼 → 啼鸟争鸣 → 鸣凤朝阳 → 阳春白雪 → 雪中送炭 → 炭火点燃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4-06 10:53
下一篇 2025-04-06 11:02

相关推荐

  • 耳濡目染的解释_意思_来源

    【成语意思】: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成语来源】: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成语拼音】:ěr rú mù rǎn

    2025-04-12
    600
  • 保国安民的意思_出处_用法

    【成语意思】:保国安民: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成语来源】: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四回:“依此而行,可救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 【成语拼音】:bǎo guó ān mín 【成语声母】:BGAM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保国安民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常用于描述国家和政府的职责。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

    汉语国学 2025-03-11
    6900
  • 敝帚自珍的意思_释义_来源出处

    【成语意思】:敝帚自珍:把自己家的破扫帚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比喻东西虽差,自己却非常珍惜。【成语来源】:汉·刘珍《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成语拼音】:bì

    汉语国学 2025-03-20
    10900
  • 盛况空前的解释_用法_来源

    【成语意思】:盛况空前:形容热闹至极,前所未有的盛大场面。【成语来源】:陆文夫《为读者想》:“只有把厅堂挤得满满,才算得上是盛况空前。”【成语拼音】:shèng kuàng kōn

    2025-03-27
    4400
  • 彼一时,此一时的意思_解释_用法

    【成语意思】:彼一时,此一时:指那时是那时,此时是此时。强调时间不同,情况也随之变化,不能相提并论。 【成语来源】:战国·孟轲《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成语拼音】:bǐ yī shí,cǐ yī shí 【成语声母】:BYSC 【成语年代】:战国时期 【用法分析】:彼一时,此一时作谓语、分句;用于书面语和…

    汉语国学 2025-03-04
    9300
  • 秉正无私的意思_出处_用法

    【成语意思】:秉正无私:主持正义,没有私念。 【成语来源】: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二回:“闻得包公秉正无私,不畏权势。” 【成语拼音】:bǐng zhèng wú sī 【成语声母】:BZW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用法分析】:秉正无私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形容人正直、公正。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

    汉语国学 2025-03-12
    67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