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耳骇目的释义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惊耳骇目: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成语来源】: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须臾,云晦雷发,惊耳骇目。”【成语拼音】:jīng ěr hài mù【成语声母】:JEHM

【成语意思】:惊耳骇目: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

惊耳骇目

【成语来源】: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须臾,云晦雷发,惊耳骇目。”

【成语拼音】:jīng ěr hài mù

【成语声母】:JEHM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惊耳骇目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惊耳骇目的近义词】:惊见骇闻

【惊耳骇目的反义词】:见怪不怪

【成语例子】:又‘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天仗森森练雪拟,身骑骏马白鹰臂’,斯并惊耳骇目。(唐·殷璠《河岳英灵集·王昌龄》)

【成语接龙】:

惊耳骇目 → 目不暇接 → 接二连三 → 三心二意 → 意气风发 → 发扬光大 → 大公无私 → 私心杂念 → 念念不忘 → 忘年之交 → 交口称誉 → 誉满天下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3-25 13:25
下一篇 2025-03-25 13:32

相关推荐

  • 风吹草动(详解)

    风吹草动 “风吹草动”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fēng chuī cǎo dòng,字面意思是“风稍一吹,草就摇晃”。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极其微小的变动或动静,通常指因轻微的动作而发生的影响。 成语来源 “风吹草动”最早出自西汉刘安的《淮南子·泰族训》,其中提到“风之至矣,莫见其象而木已动矣”。这个成语的具体故事背景与春秋时期的伍子胥有关。伍子胥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

    2025-03-08
    6800
  • 不阴不阳的意思_解释_近义词

    【成语意思】:不阴不阳:比喻态度不明朗,模棱两可。 【成语来源】:清·燕谷老人《续孽海花》第四十四回:“这样的不阴不阳,教我怎么好呢?” 【成语拼音】:bù yīn bù yáng 【成语声母】:BYBY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用法分析】:不阴不阳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态度不明朗的情况。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

    汉语国学 2025-03-12
    5200
  • 丝丝入扣的解释_用法_来源

    【成语意思】: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成语来源】: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一:“武帝时西域献吉光裘,入水不濡。”【成语拼音】:jí guāng

    汉语国学 2025-04-03
    700
  • 魂亡魄失的释义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魂亡魄失:形容万分惊恐,不知所措;有时也指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成语来源】:汉·杨雄《羽猎赋》:“魂亡魄失。”【成语拼音】:hún wáng pò shī【成语

    2025-04-01
    1300
  • 黯然失色的意思_出处_用法

    【成语意思】:黯然失色:形容因对比而显得暗淡无光,失去光彩。原指心情不好,脸色难看。 【成语来源】: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成语拼音】:àn rán shī sè 【成语声母】:ARSS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黯然失色作谓语、宾语;用于两者比较,差的更差。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

    汉语国学 2025-03-07
    8400
  • 粗衣淡饭的意思_解释_用法

    【成语意思】:粗衣淡饭: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成语来源】:宋·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成语拼音】:cū yī dàn fàn 【成语声母】:CYDF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粗衣淡饭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

    2025-02-26
    81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