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是专门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普通教育、康复训练以及技能培训的学校。它们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包括视觉残疾、听觉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含孤独症)以及学习障碍、情绪行为障碍、发育迟缓等九类。这些学校的目的和任务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在教育方法上遵循特殊教育规律和特殊儿童学习特点,落实课程方案,规范使用教材,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并提供辅助支持与康复训练,以全面提高特殊学生受教育质量。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对特殊教育学校给予特别扶持,包括提高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待遇保障等。还有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特殊教育学校,支持非营利性社会福利机构向残疾人提供特殊教育,并强化民办特殊教育规范管理,确保特殊教育的公益属性。
未成年特殊教育学校
未成年特殊教育学校是指为未成年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教育服务的学校,它们旨在保障残疾儿童青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以下是一些关于未成年特殊教育学校的关键信息:
1.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支持未成年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例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25年,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将初步建立,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将达到97%。
2. 教育目标:特殊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完善课程教材体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并推进融合教育,使残疾儿童青少年和普通儿童青少年在融合环境中相互理解尊重、共同成长进步。
3. 服务内容:未成年特殊教育学校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和信息技术教育。这些服务旨在满足残疾儿童青少年的多样化需求,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4. 经费保障:政府将继续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并逐步提高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5. 教师队伍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待遇保障进一步提高。
6. 融合教育:推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实现残疾儿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7. 特殊教育资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特殊教育版块提供了包括政策、师资、经验、教材、融合教育、活动和教学资源等多个方面的支持,以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
8. 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多批河南省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名单,如郑州市二七区辅读学校、许昌市特殊教育学校等。
未成年特殊教育学校通过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资源,致力于实现残疾儿童青少年的潜能发展和社会融合。
特殊学校招收哪类孩子
特殊学校主要招收以下几类孩子:
1. 智力障碍儿童:智力显著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2. 视觉障碍儿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3. 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丧失,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4. 肢体残疾儿童:由于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导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
5. 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言语障碍,而不能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
6.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7.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这类儿童的行为表现与一般学生应有的行为明显偏离,包括注意缺陷伴随多动障碍(ADHD)、攻击性行为、焦虑和品行障碍等。
8. 学习障碍儿童:在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中存在障碍,可能在听、说、读、写、计算或推理等方面存在显著困难。
9. 多重残疾儿童: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残疾类型,如盲聋、智力落后兼肢体障碍等。
这些孩子因为各自的特殊情况,需要特殊教育学校提供的特殊支持和教育服务来满足他们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