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口称赞的意思

交口称赞的意思

交口称赞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jiāo kǒu chēng zàn。其意思是指众人异口同声地称赞,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高度赞扬和认可。

释义

:一齐,同时。

:指众人的口。

称赞:表示赞美和认可。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韩愈的《柳志厚墓志铭》,其中提到:“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们下,交口荐誉之。”这句话强调了众人对某人的一致赞美。

近义词包括:

– 有口皆碑

– 口碑载道

– 交口称誉

反义词则是:

– 众口铄金

交口称赞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受到广泛的好评和赞誉,具有褒义的色彩,可以用作谓语或定语。

交口称赞的意思

交口称赞的意思最佳答案

交口称赞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jiāo kǒu chēng zàn”。其基本意思是指众人异口同声地称赞,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赞美之声非常一致,通常带有褒义。

成语解析

释义:交口表示众口一辞,称赞则是对某人或某事的赞美。交口称赞强调的是多人同时表达赞美的情景。

出处:该成语出自唐代韩愈的《柳志厚墓志铭》,其中提到:“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们下,交口荐誉之。”这句话说明了在某种情况下,大家都在称赞某个人的才能或成就。

示例: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此成语来描述某个人的表现受到广泛认可。例如:“他的演讲非常精彩,现场的观众都交口称赞。”

近义词:有口皆碑、口碑载道、交口称誉。

反义词:众口铄金,意指众人的口碑可以改变事物的真相。

交口称赞不仅是对某人或某事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其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的体现。

《我不能忘掉祖国》中淘汰的意思

在《我不能忘掉祖国》这篇课文中,“淘汰”一词的意思是指一个国家或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被排除在外,失去其存在的地位。宋庆龄在文中提到“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这表明她对祖国的坚定信念,强调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在课文的背景中,宋庆龄是在美国留学期间,面对一些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她通过自己的发言来反驳这些观点,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希望。这种情感不仅反映了她个人的爱国情怀,也传达了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

“淘汰”在这里不仅是一个词语的解释,更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自信的体现,强调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2 09:49
下一篇 2025-02-22 09:57

相关推荐

  • 冰清玉润(详解)

    冰清玉润 冰清玉润的释义与来源 成语解释 “冰清玉润”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īng qīng yù rùn。其字面意思是“像冰一样晶莹,如玉一般润泽”。这个成语最初是用来形容晋朝乐广与其女婿卫玠的品德,后常用来比喻人的品格高洁、清正廉明。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其中提到:“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这…

    2025-02-17
    2500
  • 令人发指(详解)

    令人发指 成语“令人发指”的解释 定义 “令人发指”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lìng rén fà zh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使人愤怒到极点,甚至让头发都竖起来。通常用来形容某些行为或事件让人感到极度愤慨和厌恶。 出处 该成语的典故源自《庄子·盗跖》,其中描述了盗跖因愤怒而头发竖起的情景。成语的使用常常与极端的愤怒和不满相关联,例如对不公正行为的强烈反应。 相关…

    2025-02-18
    2300
  • 古圣先贤(详解)

    古圣先贤 古圣先贤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古代的圣人和贤者。这个词的构成中,“圣”表示品德和智慧极高的人,而“贤”则指有才能和道德的人。古圣先贤通常被视为道德和智慧的象征,他们在历史上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圣先贤的意义 古圣先贤不仅是历史人物的集合,更是中华文化中道德理想的体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指南。例如,孔子…

    2025-02-12
    3300
  • 别具一格(详解)

    别具一格 “别具一格”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ié jù yī gé”,其意思是比喻具有独特的风格或个性,常用于形容文学、艺术、设计等领域的作品或风格。 成语来源 该成语出自清代吕留良的《与施愚山书》,原句为“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这表明了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强调了作品的独特性。 词语解释 – 含义:别具一格指的是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通…

    2025-02-20
    1300
  • 草行露宿(详解)

    草行露宿 草行露宿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cǎo xíng lù sù,字面意思是“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这个成语形容的是走远路的人所经历的艰苦和匆忙的情形。 成语来源 草行露宿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晋书·谢玄传》,其中有一句话提到:“闻内生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这句话描述了在战乱时期,士兵们因饥饿和寒冷而不得不在野外露宿的艰…

    2025-02-19
    1600
  • 一曝十寒的意思是什么

    一曝十寒的意思是什么 “一曝十寒”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上》。其字面意思是“晒一天,冻十天”,比喻做事时缺乏恒心,时常中断,努力的时候少,懈怠的时候多。 详细解释: – 出处:成语出自《孟子》,原文为:“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只让它在阳光下曝晒一天,而在寒冷中…

    汉语国学 2025-02-19
    21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