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什么意思

舍本逐末什么意思

“舍本逐末”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放弃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在做事情时不抓住根本问题,而只在细枝末节上花费精力,形容轻重主次颠倒。

成语的构成

:放弃、抛弃。

:根本、主要的部分。

:追求、追逐。

:枝节、次要的部分。

成语的来源

“舍本逐末”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中,原指弃农而事工商,后来泛指放弃根本,追求末节,强调轻重倒置的做法。

使用示例

– 在写作中,如果作者只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就可以说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 在管理中,过于关注细节而忽视整体战略,也可以被视为“舍本逐末”。

相关表达

这个成语也可以用“舍本求末”来表达,意思相同,强调在处理事务时应关注根本而非琐碎的细节。

总之,“舍本逐末”提醒人们在做事情时要抓住主要问题,避免在次要问题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舍本逐末什么意思

舍本逐末用来比喻什么

“舍本逐末”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其主要意思是放弃事物的根本和主要部分,而去追求枝节和次要的部分。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在做事情时不抓住主要问题,而只关注细枝末节,形容轻重主次颠倒的情况。

成语解释

基本含义:舍弃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从根本问题着手,而只在细微的事情上用力气。

用法:常用于形容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忽视了重要的环节,而只在不重要的细节上花费时间和精力。例如,某人在写作时只关注文章的格式,而忽视了内容的深度,这就是“舍本逐末”的表现。

成语出处

“舍本逐末”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中,原意是指人们不务农而从事工商,强调了农业作为根本的重要性。后来的用法逐渐演变为强调在处理事务时应关注根本问题,而不是细节。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本末倒置、舍近求远、舍本求末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即在处理事务时未能正确区分主次。

反义词:追本求源、追根寻源,强调回归事物的根本和本质。

总之,“舍本逐末”提醒我们在做事情时要明确主次,关注根本问题,避免在细节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舍本逐末和本末倒置

“舍本逐末”和“本末倒置”是两个常用的成语,它们在意义上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细微的差别。

舍本逐末

定义:舍本逐末的意思是放弃根本的部分而追求枝节的部分。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处理事务时,忽视了最重要的根本问题,而只关注于细小的、次要的细节。这种做法往往导致轻重主次颠倒,最终可能得不偿失。

用法: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在工作或生活中不注重根本问题,而只在琐事上花费精力的人。例如,学生如果在上课时间打工,就可以被视为舍本逐末,因为他们放弃了学习的机会去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

本末倒置

定义:本末倒置的字面意思是将树根和树梢颠倒过来,意指颠倒了事物的轻重主次。这个成语同样用于描述在处理事务时,未能正确区分主要和次要问题,导致了错误的决策和行动。

用法:本末倒置常用于形容在某些情况下,做事的顺序或重点错误。例如,在一个项目中,如果团队先关注细节而忽视了整体目标,就可以说是本末倒置。

相似与区别

相似之处:两个成语都强调了在处理事务时,轻重主次的颠倒,都是对不合理做法的批评。

区别:舍本逐末更侧重于放弃根本而追求细节的行为,而本末倒置则更强调在顺序和重点上的错误。前者可能更关注于对根本问题的忽视,后者则可能涉及到整体策略的错误。

这两个成语都提醒我们在处理事务时,要清楚什么是根本问题,避免因关注细节而忽视了更重要的方面。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2 14:12
下一篇 2025-02-22 14:18

相关推荐

  • 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详解)

    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出自《道德经》第58章的一句经典名言,意指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能够互相转化。这句话的拼音为“huò xī fú suǒ yǐ,fú xī huò suǒ fú”,其核心思想强调了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含义解析 – 相互依存:这句话表明,祸与福常常是相互依存的,坏事可能会引出好的结果…

    2025-02-21
    1400
  • 汩汩滔滔(详解)

    汩汩滔滔 “汩汩滔滔”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gǔ gǔ tāo tāo”。它的意思是形容水流不断,声音如水流动的样子,常用来比喻说话连续不断。 成语解析 –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表示水流的状态。 –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通常用来描述水流的浩大和连续。 这个成语的用法通常是作为定语或状语,常用于形容说话时的流畅和不断。例如,…

    汉语国学 2025-02-21
    1500
  • 如饥似渴的意思

    如饥似渴的意思 “如饥似渴”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们对某种事物的渴望或需求非常迫切,犹如饥饿时急于进食,口渴时急于饮水一样。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文学作品,具体出自曹植的《责躬》,其中有句子“迟奉圣颜,如渴如饥”。 成语的解释: – 基本含义:形容对某种事物的渴望程度极高,迫切希望得到或实现某种目标。 – 语法:该成语为联…

    2025-02-18
    2200
  • 风狂雨猛(详解)

    风狂雨猛 “风狂雨猛”是一个形容天气极为恶劣的成语,通常用来描述强烈的风和急促的雨。这个成语的构成中,“风狂”指的是风势猛烈,而“雨猛”则形容雨势急剧,整体上表达了自然界中极端天气的状态。 成语解释 – 风狂:形容风势猛烈,给人一种狂暴的感觉。 – 雨猛:指雨下得急且大,给人一种猛烈的印象。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绘暴风雨来临时的情景,强调…

    2025-02-17
    2400
  • 四大皆空的意思

    四大皆空的意思 “四大皆空”是一个源自佛教的成语,主要表达了对物质世界本质的理解。其字面意思是指构成一切事物的四种基本元素——地、水、火、风——都是空虚的,意味着这些元素并没有固定的自性或实质存在。 四大的具体含义 在佛教中,“四大”具体指的是: – 地大:代表坚硬的物质,能够支持万物。 – 水大:代表流动和湿润的特性,能够聚集和滋养…

    2025-02-22
    600
  • 出手不凡(详解)

    出手不凡 出手不凡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chū shǒu bù fán。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在开始做某事时表现得非常出色,超出了常人的水平,通常用于形容某人的才能或表现非常卓越。 成语释义 – 基本含义:出手不凡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行动时展现出的非凡才能和出色能力。它强调的是在开始阶段就表现出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用法:这个…

    2025-02-15
    31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