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汩滔滔(详解)

汩汩滔滔

“汩汩滔滔”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gǔ gǔ tāo tāo”。它的意思是形容水流不断,声音如水流动的样子,常用来比喻说话连续不断。

成语解析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表示水流的状态。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通常用来描述水流的浩大和连续。

这个成语的用法通常是作为定语或状语,常用于形容说话时的流畅和不断。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用法是“言语好像开了闸,汩汩滔滔,泻个不歇”,形象地描绘了说话者滔滔不绝的状态。

出处

“汩汩滔滔”出自清代作家吴趼人的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其中描述了人物说话时的情景,生动地体现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近义词

滔滔不绝:形容说话连绵不断。

滔滔滚滚:形容水流的浩大和连续。

总之,“汩汩滔滔”不仅描绘了水流的状态,也生动地表达了语言的流畅与连贯,是一个形象而富有表现力的成语。

汩汩滔滔是什么意思

“汩汩滔滔”是一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水流声或言辞声音连续不断的状态。

成语解析

汩汩:这个词形容水流动的声音,通常用来描述水流的状态,如急流或细流的声音。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常用来比喻说话时的流畅和连续。

成语出处

“汩汩滔滔”出自清代吴趼人的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其中提到:“说罢,又把题诗的人名字,屈着手指头数出来,滔滔汩汩,数个不了。”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说话时的连绵不绝。

用法示例

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说话时滔滔不绝,或者形容水流的声音。例如:“大家一听到提起火烧的事,言语好像开了闸,滔滔汩汩,泻个不歇。”。

总之,“汩汩滔滔”不仅描绘了水流的声音,也生动地表达了说话时的流畅与连贯。

涓涓和潺潺的区别

潺潺和涓涓都是用来形容流水的词语,但它们在侧重点和使用场景上有所不同。

潺潺

声音特征:潺潺主要强调水流的声音,通常用来形容水流发出的连续、有节奏的声响。例如,常见的用法是“水声潺潺”,给人一种轻柔悦耳的感觉。

形态特征:潺潺流水通常指的是从岩石上滴落的泉水,流动速度相对较慢,水滴之间有停留,形成一种轻轻流动的状态。

涓涓

流动特征:涓涓则更侧重于形容水流的状态,通常指小溪或小河的水流得非常缓慢,给人一种平稳、细腻的感觉。它强调的是水流的细腻和温柔,常用于描绘细水慢流的情景。

声音特征:与潺潺不同,涓涓并不特别强调声音,更多的是形容水流的样子,给人一种宁静、柔和的印象。

潺潺:强调声音,形容水流的悦耳声响,通常与小溪、泉水相关。

涓涓:强调流动状态,形容细水慢流,给人温柔、恬静的感觉。

这两个词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描绘自然景观,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1 13:10
下一篇 2025-02-21 13:16

相关推荐

  • 危在旦夕形容什么

    危在旦夕形容什么 “危在旦夕”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危险就在眼前,随时可能发生。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在早晨和晚上之间”,强调时间的紧迫性,表示情况非常危急。 成语来源 该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描述了东汉末年,北海相孔融被黄巾军围困的紧急情形。太史慈在得知孔融的困境后,勇敢地请求出战,向刘备求援,称孔融“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2025-02-19
    1600
  • 铸剑为犁(详解)

    铸剑为犁 “铸剑为犁”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意指将武器销熔,转而制造农业工具,象征着和平与对战争的拒绝。这个成语出自《孔子家语·致思》,其中提到:“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这句话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停止战争、重视农业和民生的重要性。 在现代,“铸剑为犁”不仅是一个成语,还成为了全球和平的象征。1959年,…

    2025-02-15
    2600
  • 发奋图强的意思

    发奋图强的意思 发奋图强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fā fèn tú qiáng,其意思是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集体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振作精神,努力奋斗,以实现自我提升和强盛的目标。 成语的来源与解释 – 来源:发奋图强的成语出自《人民日报》,并与“奋发图强”有相似的含义。其字面意思是“发奋”指下定决心去努力,而“图强…

    2025-02-11
    3800
  • 期期艾艾(详解)

    期期艾艾 “期期艾艾”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来形容口吃或说话不流利的状态。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西汉和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 成语来源 – 周昌:西汉时期的将领,因口吃而在表达时常重复“期期”。在《史记》中有记载,周昌在反对汉高祖刘邦废太子时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这句话中的“期期”正是他口吃的表现,意指他极力反对这一决定。 &#8…

    2025-02-22
    200
  • 疮痍满目(详解)

    疮痍满目 “疮痍满目”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chuāng yí mǎn mù”。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形容遭受严重破坏或灾害后的惨状。 成语来源 “疮痍满目”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北征》,其中有句诗写道:“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这句诗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创伤和忧虑的深刻感受。 成语解释 – 释义:疮痍指创伤,满目则是…

    2025-02-16
    2500
  • 吴下阿蒙什么意思

    吴下阿蒙什么意思 “吴下阿蒙”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三国时期的名将吕蒙。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吕蒙在吴国的地位,后来引申为比喻一个人学识尚浅或缺乏文才。 成语的来源 “吴下阿蒙”最早出现在《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裴松之的注释引用了晋代虞溥的《江表传》。吕蒙在年轻时由于缺乏教育,学识较为浅薄,孙权曾劝他要多读书以增长见识。吕蒙在接受劝导后,努力学习,最终学识…

    2025-02-16
    50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