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

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

举世闻名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jǔ shì wén míng,意思是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这个成语出自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卷七·杂艺》,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的知名度极高。

释义

:全,表示整个。

:世界,指全世界。

:听到,知道。

:名声,声誉。

举世闻名的字面意思就是“全世界都听到名声”,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的人或事物。例如,“万里长城是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

近义词包括:名满天下、闻名遐迩、誉满天下等;反义词则有:默默无闻、不为人知等。

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

举世闻名的正确解释

举世闻名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jǔ shì wén míng,意思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这个成语出自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其字面意思可以拆解为“举”意为“全”,而“世”指“世界”,“闻”则是“知道”。举世闻名的整体含义是指某事物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广为人知,声名显赫。

近义词包括名满天下、驰名中外、无人不晓等,而反义词则是默默无闻,后者形容的是没有名气或不为人知的状态。

在实际使用中,举世闻名常用于形容某些文化、艺术、人物或事件的广泛认可和影响力。例如,“中国的长城是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

举世闻名中举的意思

在成语“举世闻名”中,“举”的意思是“全”或“全部”。这个成语的整体意思是“全世界都知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非常著名,声名远播。

详细解释

“举”:在这里表示“全”或“全部”,强调范围广泛。

“世”:指的是“世界”。

“闻”:意为“听到”或“知道”。

“举世闻名”可以理解为“全世界都听说过”,形容某个事物的知名度极高,几乎无人不知。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其中提到“举世但知其书”,进一步强调了其广泛的知名度。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5 14:15
下一篇 2025-02-15 14:24

相关推荐

  • 观过知仁(详解)

    观过知仁 “观过知仁”是一个源自《论语》的成语,意指通过观察一个人所犯的过错,可以了解他的品德和为人。这个成语的出处在《论语·里仁》一章中,孔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的过失往往与他们的性格和习性有关,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过失,可以判断出他内心的仁德程度。 成语的解释 – 字面意思: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

    2025-02-18
    2200
  • 狗彘不食(详解)

    狗彘不食 狗彘不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gǒu zhì bù shí,意指“连狗和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极端恶劣,令人厌弃。这个成语出自《汉书·元后传》,原文为:“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这句话强调了对背信弃义之人的强烈谴责,表明其行为卑劣到连最不挑剔的动物也不愿意接受其所剩的东西。 成语的用…

    2025-02-15
    2300
  • 盛况空前(详解)

    盛况空前 盛况空前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shèng kuàng kōng qián,意指形容场面热闹至极,前所未有。这个成语出自陆文夫的作品《为读者想》,其中提到:“只有把厅堂挤得满满,才算得上是盛况空前。” 释义与用法 – 释义:盛况空前形容场面盛大、热烈,通常用于描述大型活动或聚会的热闹场面。 – 用法:该成语可以作为谓语或定语…

    2025-02-14
    3800
  • 白云苍狗意思

    白云苍狗意思 “白云苍狗”是一个成语,源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可叹》。其字面意思是“天上的浮云像白衣,顷刻间又变成苍狗”,用以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形象地描绘了事物瞬息万变的特性。 成语的来源 成语“白云苍狗”最初出现在杜甫的诗句中,原句为“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这里的“白衣”象征着洁白和美好,而“苍狗”则指代灰色的狗,暗示着阴暗和不幸。通过这种对比…

    2025-02-15
    2800
  • 现身说法(详解)

    现身说法 现身说法的解释 释义 “现身说法”是一个源自佛教的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佛或菩萨显现出各种化身,向众生宣讲佛法。其引申义为以个人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或进行劝导。 出处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楞严经》,其中有云:“我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这句话强调了佛教中通过显现不同形象来传达教义的理念。 用法 “现身说法”通常用作谓…

    2025-02-20
    1600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详解)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的一句经典名言,拼音为huò xī fú suǒ yǐ,fú xī huò suǒ fú。这句话的核心含义在于阐述福与祸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它们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 含义解析 – 相互依存:这句话指出,祸与福之间存在着一种依赖关系。即使在看似不幸的情况下…

    2025-02-13
    37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