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彘不食(详解)

狗彘不食

狗彘不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gǒu zhì bù shí,意指“连狗和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极端恶劣,令人厌弃。这个成语出自《汉书·元后传》,原文为:“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这句话强调了对背信弃义之人的强烈谴责,表明其行为卑劣到连最不挑剔的动物也不愿意接受其所剩的东西。

成语的用法

贬义: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那些不道德、卑鄙的人,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

示例: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此成语来批评那些不忠不义的人。例如,宋代王明清在《玉照新志》中提到:“士大夫为官爵所钓,用心至是,可谓狗彘不食其余。”这表明了对某些官员行为的鄙视。

相关词汇

近义词:与“狗彘不食”相近的成语还有“狗猪不食其余”,意思相同,均用于形容人品极差。

狗彘不食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不道德行为的强烈指责,反映了古人对诚信与道德的重视。

狗彘不食

狗彘不若下一句

“狗彘不若”的下一句是“汝成人耶”。这个成语出自《荀子·荣辱》,其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的品行低劣,甚至连猪狗都不如,强调了道德沦丧的严重性。

在《荀子》中,原文提到:“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连自己、亲人和君主都忘记了,那么他就不如狗和猪了,进一步强调了人应有的道德责任和自我意识。

“狗彘不若”不仅是对品行低劣的批评,也反映了对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出自先秦时期的《孟子》,具体出现在《寡人之于国也》一章中。这句话的意思是,猪和狗吃人类的食物,却不知道要加以制止;在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去施舍救济。这句话反映了对社会责任和道德的批判,强调了统治者对民众疾苦的漠视。

背景与解释

这段话的完整内容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这里,孟子通过比喻的方式,指出了当时统治者对民众生活困境的无动于衷,甚至在面对民众的死亡时,仍然将责任推给自然环境或其他外因,而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治理失责。这种态度与“杀人不是我,是兵器”的说法相似,都是在逃避责任。

社会意义

孟子的这一论述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也具有深刻的哲学和伦理意义。它提醒统治者应当关注民众的生活状况,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而不是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通过这种方式,孟子试图引导人们思考仁政的重要性,强调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关心和改善民众的生活。

总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不仅是对动物行为的描述,更是对人类社会责任缺失的深刻反思。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5
下一篇 2025-02-15

相关推荐

  • 风云际会的意思

    风云际会的意思 风云际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fēng yún jì huì。其意思是比喻有能力的人在难得的好机会中相遇或聚合。具体来说: – 风云:象征着难得的机会。 – 际会:指适时地相遇。 这个成语强调了在特定的时机,才华横溢的人能够相聚或发挥其才能,通常用于描述历史上或现实中有才华的人在关键时刻的相遇与合作。 出处:风云际会…

    2025-02-12
    3200
  • 明察秋毫(详解)

    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的释义与来源 释义 “明察秋毫”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目光敏锐,能够看清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毫毛”。它形容一个人观察细致入微,能够洞察一切,尤其是极为细微的事物。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识别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来源 该成语源自《孟子·梁惠王上》,其中提到:“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一个人…

    2025-02-20
    1400
  • 跋涉的意思

    跋涉的意思 跋涉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bá shè”。其基本意思是指人们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行走或旅行,通常用于形容旅途的艰辛和困难。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跋涉由“跋”和“涉”两个部分组成,其中“跋”指的是在陆地上行走,而“涉”则指的是在水中行走。跋涉可以理解为在山川之间艰难行走的过程。 – 成语用法:常用成语“长途跋涉”形容经历…

    2025-02-14
    2600
  • 草长莺飞是什么意思

    草长莺飞是什么意思 “草长莺飞”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ǎo zhǎng yīng fēi,主要用来形容江南地区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色。这个成语出自南朝梁代的丘迟所作的《与陈伯之书》,原文为:“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句话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表现出草木复苏、鸟儿飞舞的景象。 成语的具体含义: – 草长:指春天草木生长茂盛。 &#8…

    2025-02-13
    3800
  • 持之以恒是什么意思

    持之以恒是什么意思 “持之以恒”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chí zhī yǐ héng,意思是指一个人对某件事情能够长久坚持不懈,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轻言放弃。这个成语强调了恒心和毅力的重要性,体现了持久努力的精神。 成语来源 “持之以恒”最早出现在清代曾国藩的《家训喻纪泽》中,文中提到如果能够在言语、举止和学习上持之以恒,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能取得显著的…

    2025-02-12
    3700
  • 与世无争的意思

    与世无争的意思 “与世无争”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yǔ shì wú zhēng”。其基本意思是指一个人与社会上的人没有争执,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通常被视为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方式,强调的是不与他人争名夺利,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成语出处 “与世无争”出自《战国策·楚策四》,原文中提到:“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这句话表达了…

    2025-02-16
    28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