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戚与共的意思

休戚与共的意思

“休戚与共”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xiū qī yǔ gòng”。其意思是指彼此之间的欢乐与忧愁、幸福与祸患都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成语解析

字面意思

– “休”指欢乐、吉庆;

– “戚”指忧愁、悲哀;

– “与”表示和、跟;

– “共”表示共同、一起。

“休戚与共”强调的是在关系密切的情况下,彼此共同承受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和境遇。

出处

该成语出自《晋书·王导传》,原文为:“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这句话表达了与他人共同承担命运的深厚情感。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包括“同甘共苦”、“同舟共济”、“风雨同舟”等,均强调在困境中相互支持的关系。

– 反义词则有“不共戴天”、“无关痛痒”、“漠不相关”等,表示彼此之间没有联系或关系疏远。

“休戚与共”不仅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描述,也体现了在生活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挑战的重要性。

休戚与共的意思

休戚与共不能乱用

在讨论“休戚与共”这一概念时,确实需要谨慎使用,以避免误解或滥用。这个词语源于古代,意指在困境中共同承担风险与责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赖。

休戚与共的内涵

1. 共同命运的体现

“休戚与共”强调的是一种共同的命运感,尤其在国家、民族或社会群体之间。这种关系意味着在面对挑战时,大家应当团结一致,共同应对。例如,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提到“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强调各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相互依存关系。

2. 政治与社会责任

在政治语境中,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关系中,“休戚与共”被用来强调党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党的根基在于人民,只有与人民同甘共苦,才能获得真正的支持和信任。这种用法强调了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提醒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滥用的风险

1. 语境不当

“休戚与共”如果在不适当的语境中使用,可能会导致误解。例如,在商业或个人关系中,随意使用这一词汇可能会让人觉得不够严肃,甚至显得轻率。

2. 失去深度

滥用这一概念可能会使其失去原有的深度和意义。真正的“休戚与共”是基于深厚的信任和责任感,而不是表面的口号或形式上的团结。过于频繁的使用可能会让人对其产生疲劳感,降低其影响力。

在使用“休戚与共”这一概念时,应当考虑其深刻的内涵和适用的语境。只有在真正体现共同利益和责任的情况下,才能恰当地使用这一词汇,以保持其应有的分量和意义。

休戚与共是形容夫妻吗

根据成语“休戚与共”通常用来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的状态,强调彼此之间的忧喜与福祸共同承担。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出自《晋书·王导传》,形容的是一种紧密的关系,通常适用于朋友、同事、国家等之间的关系。

关于是否可以用“休戚与共”来形容夫妻,结果显示存在不同的看法。一些资料指出,虽然夫妻之间的关系确实可以体现“休戚与共”的精神,但在严格的成语使用上,这个成语更适合用于有明确祸福关系的群体或个体,而不单纯适用于夫妻。例如,有人认为“休戚与共”适用于有共同利益和风险的关系,而夫妻之间的关系可能更复杂,不仅仅是利益和风险的简单相互关系。

许多现代语境中,夫妻之间的确可以被视为“休戚与共”,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共同面对各种挑战和幸福,体现了相互支持和理解的关系。虽然从成语的传统用法来看,可能不完全适合,但在实际生活中,夫妻之间的确可以用“休戚与共”来描述他们的关系。

虽然“休戚与共”在成语的严格意义上不专指夫妻,但在实际应用中,夫妻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体现这一成语的精神。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9 17:58
下一篇 2025-02-19 18:05

相关推荐

  • 淋漓尽致(详解)

    淋漓尽致 “淋漓尽致”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主要用来形容文章或谈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表现得非常痛快。其具体含义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 – 淋漓:原意是形容湿淋淋的样子,通常比喻尽情、酣畅的状态。 – 尽致:意指达到极点,形容事物的表现或表达非常充分、详尽。 “淋漓尽致”整体上可以理解为对某种事物的描述或表现非常生动、细致,能够充分…

    2025-02-14
    3300
  • 坚持不懈什么意思

    坚持不懈什么意思 “坚持不懈”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jiān chí bù xiè,意思是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毫不松懈,强调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这个成语出自《清史稿·刘体重传》,原文为:“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州”。 近义词包括: – 锲而不舍 – 坚持不渝 – 持之以恒 –…

    2025-02-19
    1700
  •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详解)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一个成语,源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其意思是比喻在事情成功后,曾经出力的人被抛弃或杀掉。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飞鸟被捕完了,弓自然就被藏起来;野兔捕完了,猎狗也没用了,就要被烹煮着吃了。这反映了一个人在失去利用价值后,可能遭遇的悲惨命运。 成语的背景与含义 – 出处: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中,描述了越王…

    2025-02-21
    1400
  • 四平八稳(详解)

    四平八稳 四平八稳的释义与用法 释义 “四平八稳”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sì píng bā wěn。最初用来形容物体的摆放平稳,后来引申为形容说话和做事稳当、可靠。现今常带有贬义,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第44回,其中提到“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 …

    2025-02-17
    2700
  • 听者有心(详解)

    听者有心 “听者有心”是一个常用的成语,通常与“言者无心”一起使用,表达了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理解差异。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虽然说话的人可能没有特别的意图或关注,但听话的人却可能会认真对待或过度解读这些话。 成语的解释 –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个成语强调了说话者的无意与听话者的敏感之间的关系。说话者可能只是随口而出,而听话者却可能因为自身的情感…

    2025-02-22
    400
  • 兵贵神速(详解)

    兵贵神速 成语“兵贵神速”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成语,强调在军事行动中迅速行动的重要性。其拼音为“bīng guì shén sù”,字面意思是“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成语的来源与解释 “兵贵神速”最早出自《孙子兵法》的《九地》篇,原文为“兵之情主速”,意指在战争中,速度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也提到这一思想,郭嘉在曹操…

    2025-02-22
    5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