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详解)

洛阳纸贵

成语“洛阳纸贵”的来源与意义

“洛阳纸贵”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文学的成语,形容作品广泛流传、受到高度重视,通常用于赞美文学作品的成功与影响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左思及其作品《三都赋》。

左思与《三都赋》

左思(约250-305年)是一位在西晋时期颇具影响力的文学家。他在年轻时并不被看好,甚至受到父亲的轻视。左思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发奋学习,最终创作出《三都赋》。这部作品历时十年才完成,内容描绘了魏、蜀、吴三国的都城,展现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当《三都赋》完成后,左思将其呈现给当时的文学界,起初并未受到重视,甚至遭到一些文人的嘲讽。随着著名学者皇甫谧和其他文人的推荐,这篇作品逐渐获得认可,最终在洛阳广为流传。人们争相抄写,导致当地纸张供不应求,纸价因此上涨,形成了“洛阳纸贵”的现象。

成语的现代意义

如今,“洛阳纸贵”不仅仅用于描述文学作品的流行,也可以引申为任何因优秀作品或创意而引发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它强调了努力与才华的结合,表明即使起初不被看好,只要坚持不懈,最终也能获得成功与认可。

“洛阳纸贵”是对左思及其作品《三都赋》的高度评价,象征着文学创作的价值与影响力。这个成语提醒我们,真正的才华和努力终将被世人所认可。

洛阳纸贵的典故的来历

成语“洛阳纸贵”源于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左思及其作品《三都赋》。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并不是指纸张的价格昂贵,而是形容一部作品因广泛流传而受到重视,导致纸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典故的来历

左思与《三都赋》

左思是西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在创作《三都赋》时,经历了十年的潜心研究和创作。左思在写作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历史、地理和风俗资料,力求使作品内容丰富且有深度。最终,他的《三都赋》完成后,受到了当时文人的高度评价,尤其是张华和皇甫谧的推荐,使得这部作品迅速在洛阳传播开来。

纸价上涨的原因

由于《三都赋》的广泛流传,许多豪门贵族争相抄写,导致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纸价因此上涨。这一现象引发了“洛阳纸贵”的说法,意指因作品的流行而使得纸张变得珍贵。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比喻文学作品受到极大的欢迎和重视,风行一时。

成语的意义

“洛阳纸贵”不仅仅是对纸张价格的描述,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作品的文化价值和影响力。它强调了优秀文学作品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

总之,成语“洛阳纸贵”是对左思及其《三都赋》成就的认可,象征着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影响力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

洛阳纸贵的上一句

“洛阳纸贵”的上一句是“作赋曾闻纸贵夸”。这个成语的来源与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左思及其作品《三都赋》密切相关。

成语背景

洛阳纸贵的意思是形容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晋书·文苑传》,描述了左思在创作《三都赋》时,因其作品受到极大的欢迎,导致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左思在创作过程中,曾花费十年时间,最终完成了这部作品,受到当时名流的赞赏,进而引发了豪门贵族争相抄写的热潮。

成语的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洛阳纸贵”常用来形容某部作品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喜爱,流传甚广。它不仅仅是对作品质量的赞美,也反映了作品在社会文化中的影响力。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2 18:09
下一篇 2025-02-12 18:18

相关推荐

  • 不得而知的意思_解释_近义词

    【成语意思】:片羽:一片羽毛;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成语来源】: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二回:“祖宗诗文,在旁人观之,不过行云流水,我们后辈视之,吉光片羽,皆金玉珠贝。” 【成语拼音】:jí guāng piàn yǔ 【成语声母】:JGPY 【成语年代】:清代 【用法分析】:吉光片羽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

    汉语国学 2025-02-28
    11500
  • 丹铅甲乙的意思_解释_用法

    【成语意思】:丹铅甲乙:指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成语来源】:清·戴名世《陈大士稿》序:“千子慨然悯之,取一代之文,丹铅甲乙,辨其黑白。” 【成语拼音】:dān qiān jiǎ yǐ 【成语声母】:DQJY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用法分析】:丹铅甲乙作谓语、定语;用于读书。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

    2025-03-03
    12100
  • 啜食吐哺的意思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啜食吐哺:停止用饭,吐出口中含的食物。比喻对人才的渴求和重视。 【成语来源】:《史记·留侯世家》:“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 【成语拼音】:chuò shí tǔ bǔ 【成语声母】:CSTB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啜食吐哺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常用于形容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求。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

    2025-03-13
    10600
  • 撮盐入水的意思_释义_来源出处

    【成语意思】:撮盐入水:形容立刻消灭干净;也形容大而化之,什么都不在乎。【成语来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有鬼有鬼,撮盐入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成语拼音】:cuō

    2025-03-14
    9600
  • 扯纤拉烟的意思_出处_用法

    【成语意思】:扯纤拉烟:指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成语来源】: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五回:“晁书、晁凤也只道胡旦的外公,不过在京中扯纤拉烟,寻常门户罢了。” 【成语拼音】:chě qiàn lā yān 【成语声母】:CQLY 【成语年代】:清代成语 【用法分析】:扯纤拉烟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

    汉语国学 2025-03-12
    10100
  • 表里相济的意思_出处_用法

    【成语意思】:表里相济:指内外互相救助,互相补充。 【成语来源】:晋·桓温《辞参朝政疏》:“不有行者,谁捍牧圉,表里相济,实深实重。” 【成语拼音】:biǎo lǐ xiāng jì 【成语声母】:BLXJ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表里相济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强调内外的相互支持与补充。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

    汉语国学 2025-04-14
    31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