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虎类狗(详解)

画虎类狗

“画虎类狗”是一个成语,源自东汉时期的名将马援的书信,完整的表达为“画虎不成反类狗”。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模仿不到位,反而弄得不伦不类,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试图达到高目标却未能成功,最终的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

成语的来源

成语“画虎类狗”出自《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在信中告诫他的侄子马严和马敦,强调要学习品德高尚的人,而不是那些轻浮的人。他提到,如果学习杜季良而未能成功,就会沦为轻薄之人,正如“画虎不成反类狗”所描述的那样,试图画出老虎却画成了狗,形象地表达了好高骛远的结果。

成语的解释

字面意思:画老虎不成,反而画成了狗。

引申意义:比喻模仿或追求高目标但未能实现,反而闹出笑话,形象地反映出一种不切实际的追求和失败的结果。

相关用法

“画虎类狗”可以用作谓语、定语,通常带有贬义。它常用于形容那些不切实际的追求或模仿,最终导致的失败和尴尬。例如,在文学作品中,清代作家李绿园在《歧路灯》中提到:“端福不甚聪明,恐画虎类犬”。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东施效颦、不伦不类、画虎不成。

反义词:神肖酷似、刻鹄类鹜。

总之,“画虎类狗”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应保持理性和实际的警示。它提醒我们在设定目标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来制定,避免因好高骛远而导致的失败。

画虎类狗

画虎类狗是成语吗

“画虎类狗”确实是一个成语,通常也写作“画虎类犬”。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原本想画老虎,但结果却画得像狗,形容模仿不到位,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成语的出处与解释

出处:该成语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其中提到:“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模仿不成功,就会变得轻浮和不堪,正如画老虎却画成了狗一样。

解释:成语中的“类”意为“像”,整体意思是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反而显得不伦不类。它常用于形容那些试图模仿他人却未能成功的人或事,最终不仅没有达到目标,反而留下了笑柄。

相关用法

近义词:东施效颦、不伦不类等。

反义词:神肖酷似、刻鹄类鹜等。

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常用于批评那些盲目模仿而未能取得成功的行为。

画虎类狗还是画虎类犬

“画虎类狗”和“画虎类犬”这两个说法实际上是同一个成语的不同表达,源自于古代文献,主要用于比喻模仿不成功,反而变得不伦不类。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马援传》,原文为“画虎不成反类狗”,意思是本来想画老虎,结果却画得像狗,形象地表达了模仿失败的情形。在现代汉语中,成语的使用更为广泛,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追求不切实际目标的人,最终却一无所获,甚至成为笑柄。

词语解析

画虎类狗:这个说法强调了“狗”这个词,通常被视为贬义,暗示模仿的对象与目标相差甚远。

画虎类犬:这个说法则使用“犬”字,虽然在字面上与“狗”相似,但在古代汉语中,“犬”有时指代小动物或幼崽,可能更侧重于形象的细微差别。

文化背景

在古代汉语中,成语的使用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成语“画虎不成反类狗”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的表达,还反映了古人对艺术创作和模仿的深刻理解。它警示人们在追求高目标时,若没有扎实的基础和真实的能力,最终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沦为笑柄。

“画虎类狗”和“画虎类犬”在现代汉语中可以互换使用,但“画虎类狗”更为常见,且更能传达出成语的贬义色彩。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2 10:23
下一篇 2025-02-12 10:29

相关推荐

  • 一蹴而就的意思

    一蹴而就的意思 “一蹴而就”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yī cù ér jiù”。其字面意思是“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宋代苏洵的《上田枢密书》,其中提到“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意指人们都希望能够轻松达到成功的境界。 用法与含义 – 含义: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完成,通常用于描述那些看似复杂但实际…

    2025-02-12
    1000
  • 郑重其事是什么意思

    郑重其事是什么意思 “郑重其事”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对待某件事情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郑重”指的是审慎和严肃,而“其事”则是指所做的事情。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说话或做事时表现出的认真态度。 出处 该成语出自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其中有一句:“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这句话强调了在处理事务时需要严肃认真的态度。 近义词与反义词 &#821…

    2025-02-12
    800
  • 跋山涉水(详解)

    跋山涉水 “跋山涉水”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á shān shè shuǐ”。其字面意思是“翻山越岭,趟水过河”,用来形容旅途的艰辛和困难。 成语解释 – 字义: – 跋山:翻过山岭。 – 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 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在艰难的旅途中,克服重重困难的情景,常用来形容走远路的艰苦经历。 出处 “跋山涉水…

    2025-02-12
    1400
  • 重整旗鼓(详解)

    重整旗鼓 重整旗鼓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chóng zhěng qí gǔ。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重新整顿战旗和战鼓,通常用来比喻在遭受挫折或失败之后,重新聚集力量,准备再次出发或行动。 成语释义 – 基本含义:重整旗鼓指的是在经历失败后,重新整顿和组织力量,以便再次进行尝试或行动。这个成语强调了在逆境中恢复和重新出发的决心与勇气。 –…

    2025-02-12
    900
  • 一暴十寒的反义词

    一暴十寒的反义词 一暴十寒的反义词主要有以下几个: – 持之以恒:指持续不断地进行某项活动,表现出坚定的决心和毅力。 – 锲而不舍:比喻坚持不懈,努力不懈地追求目标。 – 有始有终:指做事认真,能够坚持到底,完成事情。 – 虎头蛇尾:虽然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做事有始无终,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一暴十寒的反义词…

    2025-02-13
    700
  • 余味无穷(详解)

    余味无穷 成语“余味无穷”拼音为yú wèi wú qióng,意指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成语出自刘斯奋的《白门柳·夕阳芳草》,其中有句提到:“须是如我方才的样子,轻吸慢嘘,不惟安然无恙,且觉余味无穷哩!”。 成语的解释: – 含义:形容某种事物或经历令人一再回味,意趣无穷,难以忘怀。 – …

    2025-02-13
    5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